仪器分析习题(色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仪器分析习题(色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9

21.在气相色谱中,下列那个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

(A)改变载气流速 (B)增加固定液的量从5%至10% (C)增加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 (E)增加柱长

22.关于范第姆特方程式,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最佳流速这一点的塔板高度最小 (B)最佳流速这一点的塔板高度最大 (C)最佳塔板高度流速最小 (D)最佳塔板高度流速最大 (E)塔板高度与流速成正比 23.固定液的选择性可用下列哪个来衡量:

(A)保留值 (B)相对保留值 (C)分配系数(D)分离度 (E)理论塔板数 24.用极性固定液分离非极性组份时,固定液和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 (A)静电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氢键力 (E)化学键 25.如果在其他色谱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固定相的用量增加一倍,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会: (A)减少一半(B)基本不变 (C)增加一倍 (D)稍有增加(E) 稍有减少 26.在气相色谱中,溶质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常常会导致:

(A)非常窄的洗提峰(B)过渡的涡流扩散 (C)不对称洗提峰有拖尾 (D)减少检测器灵敏度(E) 使保留时间增加 27.固定相老化的目的是:

(A)除去表面吸附的水分 (B)除去固定相中的粉状物质 (C)除去固定相中残余的溶剂及其它易挥发物质 (D)进行活化 (E)提高分离效能 28.下列这些色谱操作条件哪个是正确的?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载体的粒度越细越好(D)汽化温度越高越好 (E)检测室温度应低于柱温`

‘‘

29.相对响应值(S)或校正因子(f)与下列那个因素无关

(A)基准物质 (B)检测器类型 (C)被测试样 (D)载气种类 (E)载气流速 30.有下列二种检测器,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各选用下列哪个基准物质 (A)丙酮 (B)无水乙醇 (C)苯(D)环己烷 (E)正庚烷

1)热导池检测器 C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E

31.使用热导检测器时,为使检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用下列气体中的哪个作为载气 (A)氮气 (B)氢气 (C)氩气(D)氢气-氮气混合物 (E)乙炔 32.下列哪个因素与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无关:

(A)热敏元件的阻值 (B)热导池结构 (C)池体温度 (D)桥电流 (E)色谱柱长 33.在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优于热导检测器的主要原因是

(A)装置简单 (B)更灵敏 (C)可以检出许多有机化合物 (D)较短的柱能够完成同样的分离 (E)操作方便

34.假定生产者诚心设计它的热导检测器,在材料和装配方法取最新改进的优点,在新的检测器中,发现峰到峰间的噪声水平是老检测器的一半,而灵敏度加倍,这些改进,对某一有机化合物的检出极限 (A)减少为原来的1/4 (B)减少原来的1/2 (C)基本不变 (D)增加原来的1/4 (E)增加原来的1/2

35.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

(A)标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 (B)检测器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之比 (C)检测器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之差(D)最小进样量与最大进样量之比 (E)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差

10

36.在色谱分析中,有下列五种检测器,测定以下样品,你要选用哪个检测器?

(A)热导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电子捕获检测器 (D)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E)火焰光度检测器

1)从野鸡肉萃取液中分析痕量的含氯农药 C 2)在有机溶剂中测定微量水 A 3)测定工业气体中的苯蒸气 B 4)对含卤素,氮等杂质原子的有机物 D 5)对含硫,磷的物质 E

37.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可采用:

(A)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B)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 (C)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 (D)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 (E)利用选择性检测器定性 38.根据以下数据:

物质 (tr--tm) 分 I 正己烷 3.43 600 苯 4.72 ? 正庚烷 6.96 700 计算苯在100oC的角鲨烷色谱上的保留指数是

(A)631 (B)645 (C)731(D)745 (E)862

39.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个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值在相同的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值相一致,辩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你认为用下列那个检定方法为好。

(A)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 (B)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C)用保留值的双柱法定性 (D)利用保留值定性 (E)利用文献保留指数定性 40.使用气相色谱仪时,有下列步骤,下面那个次序是正确的

(1)打开桥电流开关 (2)打开记录仪开关 (3)通载气 (4)升柱温及检测室温度 (5)启动色谱仪开关 (A)(1)→(2)→(3)→(4) → (5) (B)(2)→(3)→ (4) →(5)→(1) (C)(3)→(5)→ (4) →(1)→(2) (D)(5)→(3)→(4)→(1) → (2) (E)(5)→(4)→(3)→(2) → (1)

液相色谱分析选择题

1、下列液-液色谱中,那些属于正相液-液色谱 (1)流动相为乙醇—固定相为角鲨烷;(2)流动相为1:1甲醇与水—固定相为键合碳十八烷;(3)流动相为氯仿—固定相为聚乙二醇-400;(4)流动相为1:1的乙腈:正己烷—固定相为β,β氧二丙睛;

2、下列液-液色谱中,那些属于反相液-液色谱 (1)流动相为乙醇—固定相为角鲨烷;(2)流动相为1:1甲醇与水—固定相为键合碳十八烷;(3)流动相为氯仿—固定相为聚乙二醇-400;(4)流动相为1:1的乙腈:正己烷—固定相为β,β氧二丙睛;

3.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Tswett),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份时,他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属于:

11

(A)离子交换色谱 (B)离子色谱 (C)液液色谱 (D)液固色谱 (E) 空间排阻色谱。

4、高效高压液相色谱仪的主要构成

(A)高压泵→储液器→梯度洗提→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 (B)储液器→高压泵→梯度洗提→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 (C)储液器→高压泵→分流装置→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 (D)储气瓶→高压泵→梯度洗提→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 5、分离测量分子质量在200~2000的试样宜采用 (A)离子交换色谱法;(B)离子对色谱法;(C)空间排阻色谱法;(D)液-液分配色谱法。 6、下列哪一个技术属于高效高压液相色谱常用的分离技术手段 (A)程序升温技术;(B)裂解色谱技术;(C)分流技术;(D)梯度洗提。

7、以C18为键合固定相,以水、甲醇等极性物质为流动相,分离测定酸、磺酸类染料等,采用的是

(A)阳离子交换色谱;(B)离子对色谱;(C)反相离子对色谱;(D)阴离子交换色谱。 8、在离子色谱法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是 (A)电导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紫外光度检测器;(D)差示折光检测器。

气相色谱分析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那一个是正确的: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 热导池检测器(TCD)对载气没有响应;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载气没有响应; (C) 电子佛获检测器(ECD)对载气没响应;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对载气有响应;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载气有响应;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对载气有响应; 3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A)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组分必须独立出色谱峰; (B)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先决条件是具备性质相似的内标物;

(C)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先决条件是各组分必须有自己的纯物质标样; 4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A)采用内标法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组分必须独立出色谱峰;

(B)采用内标法的先决条件是选择一个与被测组分性质相似的内标物; (C)采用内标法的先决条件是各组分必须有自己的纯物质标样; 5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6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

12

比;

7在气相色谱中

(A)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渗透性好,可使用短色谱柱; (B)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相比(?)大,不利于快速分析; (C)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少;

(D)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总柱效高,分离复杂混合物的能力大为降低; 8在色谱速率理论的范弟姆特方程式中

(A)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传质阻力项(C?)不同;

(B)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载气的线性流速(?)快慢不同; (C)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涡流扩散项A=0;

(D)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涡流扩散项A=0,分子扩散相B/?中?=1; 判断下列说法那一个是错误的: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 热导池检测器(TCD)对载气有响应;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载气没有响应; (C)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对载气没响应;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对载气有响应;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载气没有响应;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对载气有响应; 3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A)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组分必须独立出色谱峰;

(B)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组分要具备和内标物求得的相对定量校正因子; (C)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的先决条件是各组分必须有自己的纯物质标样; 4在色谱定量分析中

(A)采用内标法的先决条件是所有的组分必须独立出色谱峰;

(B)采用内标法的先决条件是选择一个与被测组分性质相似的内标物; (C)采用内标法的必要条件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具备定量校正因子;; 5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检测信号与载气单位体积带入的组分浓度成正比; 6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A)热导池检测器(TC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检测信号和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7在气相色谱中

(A)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渗透性好,可使长色谱柱; (B)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总塔板数大,利于快速分析; (C)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少;

(D)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总柱效高,分离复杂混合物的能力大为降低; 8在色谱速率理论的范弟姆特方程式中

(A)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传质阻力项(C?)不同;

13

(B)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法中Cl基本相同。; (C) 毛细管柱法中涡流扩散项A=0;

(D) 毛细管柱法与填充柱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涡流扩散项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