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与复习资料(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年秋季《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与复习资料(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自然界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自然界的演化经历了从混沌到有序,再到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的物质形态都处于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中,而系统就是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以系统或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形式存在着和运动着。自然界系统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统一的物质系统。自然界系统根据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系统: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第二,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所谓线性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有比例关系,各个作用彼此独立,作用可以叠加,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必然性。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如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线性函数和线性方程等。非线性主要是指相互作用的量没有比例关系,变化不均匀,各个作用彼此相干或交叉,作用不可叠加,结果具有随机性和多元性。自然界中的相互作用实际上都是非线性的,线性是非常少的,线性作用公是在一定条件下实际情况的近似,自然界是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非线性作用居于主导地位。“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都是对非线性作用的生动描述。自然界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自由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动态性(系统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处于演化的过程中)、整体性(整体具有加和性与非加和性)和层次性(自成系统成为互成系统中要素,即系统既可以作为系统存在,同时也作为互成系统中的要素存在)等特点。

第三,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演化过程不可逆性主要是指自然界演化过程不能反转,演化状态不可回归的运动形式。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卡斯蒂认为突现是一种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孤立行为中无法预测,甚至于无法想像的行为。哥德斯坦认为,突现是指在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中产生的新奇的和相干和结构、模式和性质。可以认为,突现是指由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单个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行为、功能和结构。分叉主要是指自然界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的突然的跃迁和爆发,这种突然的跃迁和爆发是通过演化中的分叉而走上复杂性的道路。系统演化中的分叉点就是

9

突变点。在自然界系统演化的过程中,其演化的机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其中开放性是系统进化的条件,远离平衡态是有序之源,非线性是系统进化的内在根据,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第四,“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序是表述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包括有序和无序。事物的序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序、时间序和时空序。从字面意义上讲,混沌与无序是紊乱、混乱和杂乱的意思。但作为科学概念的混沌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确定性系统具有内在的随机性;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性;初始条件经过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作用,会产生有重大区别的结果。当然,混沌也不是绝对的,只能说确定性的过程中蕴含着不确定性的因素,即随机性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但同时,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确定性的因素,进而可以实现从混沌到有序的转化。当然,这里的混沌和有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混沌,也没有绝对的有序,事物的混沌和有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混沌到有序,从有序到新的混沌,从新的混沌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体现了在演化的过程中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混沌与有序的辩证统一。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就是关于这一方面问题的科学研究。

2.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从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中可以概括出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系统性。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恩格斯曾经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系统自然观将“系统”的概念提升到哲学的层面“联系”,阐述了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表明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同时,系统科学的发展也为自然界的系统性提供了科学证明,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

第二,复杂性。复杂性是指系统或事物具有复杂的性质或性状。复杂性通过许多形相呈现,每一形相都呈现了复杂性某一方面的本质特性,复杂性就是这些呈现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复杂的事物具有简单性,简单的事物具有复杂性,但简单性毕竟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为复杂性研究提供了前提。系统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演化性。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的维度

10

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等价性和同一性是自然界的特殊形态,非等价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界的一般形态。既然自然界系统内部或子系统之间存在差异,就必然导致竞争,竞争的存在将会引起更大的差异和非平衡性,因此竞争成为系统演化不可或缺的最为活跃的动力。协同是系统演化的另一个关键要素,通过协同,形成系统演化的序参量,即系统形成的新结构的有序程度,序参量一经形成,就会支配系统的演化过程。自然界是存在与演化、等价与非等价、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第四,广义性。针对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系统自然观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不仅揭示了天然自然系统的存在及演化规律,也揭示了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存在及其演化规律,超出了纯粹天然自然的狭义性,具有广义性特征,揭示了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自然观对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依照生态自然观,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生命,应该遏制损毁或侵占生命存在环境的技术行为;应该通过发明和创新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体系。生态自然观告诉我们,技术使自然过程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中继续,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出现,是地球上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这是宇宙的演化过程、生命进化过程、技术的发展过程。这里的技术,其主体是人,是人针对自然,与自然发生联系的“自然技术”,它不仅促进人类社会这个生态系统有效运行,更要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一致。这就是生态技术的本质。以生态技术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生态自然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庞大的人口数量却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物种生态濒危等问题。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和谐、不可持续的方面,因此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符合生态自然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

11

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按照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依靠生态技术的发明、创新及其运行来解决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为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生态的文化建设并促进社会的有机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重大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认识人工自然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树立生态自然观。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历史形成,重点讲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基本动力。

第二节:概述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形成、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重点讲授科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

思考题:

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1.对科学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是实验的科学和真正的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实验的科学建立在感性和自然基础之上。“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现实的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建立在实践和自然基础上的科学,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意识形式,就成为人们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

2.科学的分类与统一

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研究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