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刑事诉讼法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七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一、单选题

1、下列人员中,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 )

A. 死亡的刑事被害人的亲朋好友 B. 刑事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C. 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D.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 ) A. 分别审判 B. 一并审判

C. 同时由两个审判组是先后审判 D. 有同一审判组织先后审判

3、下列哪些人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

A. 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B. 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C. 刑事被告人的配偶或子女

D. 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4、某县检察院以抢劫罪对孙某提起公诉,被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不适用刑事诉讼法

B. 尽管在侦查阶段李、孙已就赔偿达成协议且孙已给付,法院仍然可以受理李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C.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由检察机关决定查封被告人的财产

D. 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不论是否当庭执行完毕,审判人员都必须制作调解书 5、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是( )

A. 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到第一审判决宣告前 B. 在刑事立案后到侦查终结前 C. 在刑事立案后到提起公诉前 D. 在提起公诉后到第一审判决宣告前

6、法院在审理一起强奸案时,在审理过程中,受害人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这一请求( )

A. 不予受理B. 受理并作出判决C. 进行调解D. 告知另行起诉 二、多选题

1、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物质损失”是指( ) A.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行为侵犯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B.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行为侵犯而遭受的精神损失 C. 被害人的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D. 犯罪分子非法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

2、甲、乙、丙三人共同伤害被害人,监察机关对甲和乙提起公诉,对并作了不起诉处理。被害人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应将甲和乙作为共同被告 B. 应将甲、乙、丙作为共同被告 C. 既可以将甲和乙作为被告,也可以将甲、乙、丙作为被告 D. 由于只有丙有赔偿能力,可以只以丙方为被告

3、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调解 B.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

C.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以前进行审理 D.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之后进行审理 三、简答题

1、简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条件。 2、简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范围。

第八章 刑事证据

一、单选题

1、证据的客观性是指( )

A. 证据事实是伴随案件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不以司法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9

B. 证据事实是伴随案件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不以犯罪分子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C. 证据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D. 证据事实是伴随案件发展过程遗留下来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2、下列证据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

A. 杀人凶器 B. 贪污的赃款 C. 鉴定结论 D. 被害人陈述 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应当( )

A. 只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B. 只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证据 C.只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 D.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4、只有( )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A.证人证言 B. 鉴定结论 C. 视听资料 D. 被告人供述 5、张某以营利为目的,制作、贩卖淫书淫画,公安机关依法没收张的黄书、画 及相关书画属于( )

A.书证 B. 搜查记录 C. 物证 D. 鉴定结论 6、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划分依据是( )

A. 证据的来源、出处 B. 由辩方提供还是由控方提供

C.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是肯定犯罪事实还是否定犯罪事实 D.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 E.证据的提供者不同 二、多选题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下列对刑事诉讼证据的理解正确的有( ) A.从证据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刑事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B.从证明关系来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凭据,是用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手段 C.从表现形式来看,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七种表现形式 D.刑事诉讼证据是客观事实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E. 证据可以完整无误的反映已发生过的刑事案件 2、下列关于证据的理解正确的有( ) A.证据应当与定案证据是同一概念

B.凡是未经查证的各种证据形式应当称为证据资料或证据材料

C.凡是符合法定形式的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的客观存在的事实,都是证据 D.证据材料在未经查证属实之前,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E. 迸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证据都具有客观性 3、刑事证据的本质特征有( )

A.证据的客观性 B. 证据的关联性 C. 证据的许可性 D. 证据的合法性 E. 证据的科学性

4、下列选项中对证据的客观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 A.证据的客观性是由刑事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

B.根据物质存在第一,认识第二的基本原理,从刑事证据的来源考察,其客观性是必然存在的

C.由于证据经过司法工作人员等主体的收集,必须含有收集主体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可能影响证据客观性的本质属性

D.承认和认识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就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想象、假设等为 定案的证据来使用

E.证据事实即是案件事实

5、下列叙述中对于证据关联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

A.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 B.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存在是证据具有证明力的关键

C.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与案件事实 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

D.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关联的形式、图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0

E.所有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都是相同的 6、证据的合法性是指( )

A.收集、运用证据的主体要合法 B.每个证据来源合法

C.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 D.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E.包括以上全部选项

7、对于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证据的合法性是证据客观性和关联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的重要条件

B.合法性不是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

C.客观性和关联性涉及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涉及刑事证据的形式

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正确说明了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表明了刑事证据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E.关联性不是证据的基本属性 8、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 )

A.证据是司法工作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进行办案活动的核心 和基础

B.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接受改造 的有力武器

C.证据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防止发生冤假错案的重要保证 D.证据是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E.证据是群众认识刑事案件的依据 9、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有(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唯心主义认识论C.程序正义D.司法公正 E.程序公正 10、证据是指以其哪些特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

A.外部特征 B. 存在场所 C. 物质属性 D. 思想内容 E. 表面状况 11、物证的特征有( )

A. 特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 B. 物证同言词证据相比,其客观性、真实性更大 C. 物证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的存在而存在

D. 物证是检验言词证据是否真实的依据 E. 物证的证明力比证人证言强 12、下列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 )

A.被害人尸体 B.盗窃时使用的万能钥匙

C.犯罪嫌疑人携带的匕首 D.记录受贿金额的日记本 E.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13、书证与物证的关系是( )

A.二者的相互联系表现是书证是广义的物证 B.有的书证具备物证和书证两种证据特征

C.书证物证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客观真实性比言词证据强

D.二者的区别是书证是以其内容来证明案情的;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来证明 案情的

E.二者特点相同

14、证人证言的特点是( )

A.与实物证据相比,其优点是生动、形象、具体 B.证人证言属言词证据,客观性较差

C.证人证言的内容包括能够用以查明案件真相的一切事实 D.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具有不确定性 E.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比物证强

15、下列关于证人资格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证人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C.证人是了解案件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 D.证人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

11

E.法人可以成为证人

1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应当履行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 A.证人有作证的义务

B. 向司法工作人员如实陈述和回答问题的义务

C. 保守公安司法机关询问情况及所陈述内容秘密的义务 D. 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E. 证人有向被告人保证陈述案件客观事实

17、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按照特权所保护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 ) A.配偶、近亲属特权 B.反对被迫自我归罪特权 C.职业特权 D.公务特权 E.职务特权

1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内容通常包括( )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并就有关事实所作的供述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提供的破案线索 C.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揭发、举报他人犯罪行为的陈述 E. 包括以上各项内容

19、鉴定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鉴定人必须具有解决某些专门性问题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案件中的某种专门性问题做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B.鉴定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 C.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

D.鉴定人必须是曲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 E.鉴定人必须对自然科学有很深造诣 20、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证据的概念 B.收集、提出证据的主体

C.如何运用证据进行诉讼 D.诉讼中的证明应当达到什么标准和程度 E.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2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 )

A.司法工作人员到证人所在单位迸行询问时,要求其出示公安司法机关证明 文件的权利

B.按照自己知道的案件情况提供证言的权利

C. 在侦查期间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和在整个诉讼阶段对自己报案、举报的 行为保密的权利

D. 向公安司法机关要求补偿因到庭作证所支付的费用及减少的劳动收人的权 利

E. 拒绝作证的特权

22、根据证据的( )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A.形成方法 B. 表现形式 C. 存在状况 D. 提供方式 E. 证明力 23、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特点有( ) A.间接证据的依赖性 B.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C.间接证据证明过程的复杂性 D.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E.间接证据的客观性 24、周某向公安机关陈述,其兄曾亲眼目睹王某持刀杀了被害人赵某,周某的 证言属于证据中的( )

A.有罪证据 B. 直接证据 C. 传来证据 D. 言词证据 E. 间接证据 25、根据证据法学理论,下列对各类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有( ) A.对言词证据的运用,特别要注意以实物加以验证

B.实物证据的特点是客观性强,因此实物证据本身不易为人更换和篡改 C.原始证据是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D.传闻证据是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E.言词证据具有易变性的特点

26、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 )

A.原始证据 B. 直接证据 C.传来证据 D. 间接证据 E. 人证与物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