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复习重点

一、试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标注题、综合分析题(包括改错、解释符号含义)。 二、复习提纲:

1、保证互换性的基础是什么;决定尺寸公差带的大小是什么?互换性分类

标准化;公差值;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测量过程四要素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3、根据孔、轴基本偏差代号,能判断出配合性质;

4、测量数据处理时,各种误差处理的方式;(答案在P16-20) 5、径向跳动公差带形状;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跟圆柱度公差带相同,为同心圆柱;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

6、形状误差包含哪几种;哪种几何公差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规定不同的公差带项目工作量规通断的磨损极限尺寸是哪个尺寸?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直线度公差 7、孔的体外作用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

8、表面粗糙度参数;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单元的平均高度(Rsm) 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9、理解工艺等价原则

顾名思义就是相配合的孔与轴在加工时,难易程度应相同 10、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塞规和环规(P109)

11、滚动轴承内外圈与轴、箱体孔配合时的基准制、配合性质

轴承内圈内径与轴采用基孔制配合,外圈外径与外壳孔采用基轴制配合。 12、滚动轴承的负荷类型 定向负荷,旋转负荷,摆动负荷 13、螺纹的三种精度等级 精密级,中等级,粗糙级

14、齿轮公差项目中属于综合性项目的有什么? 一齿切向综合公差和齿距累积公差 15、采用包容原则时,几何公差的特点

16、标注题:除复习第四章习题4.1-4.3题(不用解释几何公差项目),第五章习题5-4题外,还应重点理解以下样题:

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

(2)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3)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4)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5)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下图上(另画图标注)。

0(1)?d圆柱面的尺寸为?30?0.025mm,采用包容要求,?D圆柱面的尺寸为

0,采用独立原则。 ?50?0.0mm39(2)?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1.25?m,?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

Ra?2?m。

(3)键槽侧面对?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4)?D圆柱面对?d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轴肩端平面对?d轴

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3)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9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4)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10。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 (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 mm。 (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 mm和0.006 mm。

图4

5)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11上。

(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1 mm。

(2)圆锥面a对孔轴线b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