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六)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膜上的蛋白质只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有关 B. 动物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载体用来吸收葡萄糖,不会释放葡萄糖 C. 低等植物的中心体遭到破坏可能会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D. 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不需要吸收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详解】解:A、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膜上的蛋白质不仅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有关,有些还具有催化功能等,A错误;

B、动物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载体用来吸收葡萄糖,也可能会释放葡萄糖,如肝细胞,B错误;

C、中心体能形成纺锤体,将染色体拉向两极,因此低等植物的中心体遭到破坏可能会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C正确;

D、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也要进行细胞呼吸,因此需要吸收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H的跨膜运输有的与质子泵(H载体蛋白)有关。其中F型为生成ATP的质子泵,另有两种消耗ATP的P

+

+

--

型和V型质子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型质子泵可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

B. V型可用于H的顺浓度梯度运输

-+

C. 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为P型

-

D. 溶酶体膜上存在F型质子泵将H运入溶酶体

-+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详解】解:A、F-型质子泵是一种能生成ATP的质子泵,因此可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

+

B、V-型质子泵是消耗ATP的,而H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ATP,B错误;

C、线粒体内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C错误; D、将H+运入溶酶体是消耗ATP的过程,而F-型为生成ATP的质子泵,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需要提取题干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主动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而且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过程”,就可以准确的得出答案,这道题的启示就是要将知识点和实例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将题做正确的前提。

3.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利用人体T细胞中的原料进行增殖 B. 感染初期,机体能够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 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肿瘤主要是因为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严重受损 D.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解: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其主要侵染T细胞,利用人体T细胞中的原料进行增殖,A正确; B、感染初期,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B正确;

C、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肿瘤主要是因为其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严重受损,C错误;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D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下可以是定向的

B. 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不可以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的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解: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能提高突变频率,但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 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C错误;

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若是四分体的交叉互换也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D正确。 故选:D。

5.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和杂草。下列有关稻蟹农业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蟹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河蟹和水稻

B. 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C. 稻田中水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均匀分布

D. 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基石为生产者,河蟹为消费者;A错误;

稻田垂直方向群落分布存在分层现象,例如水稻上层与其他生物如藻类在底层,B错误; 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属于水稻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均匀分布,C正确; 物质循环是在整个生物圈中循环,稻田生态系统不能实现物质循环,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种群的特征、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产生的物质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 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导致 C. 温特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D. 达尔文认为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导致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