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电力市场营销中运用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项目管理在电力市场营销中运用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项目管理在电力市场营销中运用研究

1.2.2 项目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是经过了四个阶段发展来的 [1]。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以前。当时项目管理理论已经出具萌芽,在一些重要国民行业中出现,主要是关注大型项目的成本、工期等,以便按照计划完成项目。第二个阶段是从1960年到1985年。这个时间段,美国登月计划在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之下得以成功,充分说明了项目管理重要性和其使用价值,项目管理理论被大家广泛接受,并得到学者们的承认。我国最早在80年代在军事方面和一些大型的工程管理出现项目管理理论,并逐步开始想民营企业转移。第三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5年。这个时间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在学者的研究和丰富下逐步形成知识结构框架,项目管理被众多企业所认可,被众多机构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及各级组织广泛利用。此时,项目管理开始进入普及阶段,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被广泛认可和接受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采用。第四个阶段是1996年至今。这个时间段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力图通过技术的革新和管理体系的优化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减少企业成本,从而赢得市场。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理论被运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项目管理体系,是用来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项目的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始于客户需求分析,终于项目测试交付,包括项目进度和节点管理,公司技术资源的分配和优化,不断的沟通和协调以推进项目。我们认为,一套真正好并且适合自身公司的项目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对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大大提高项目完成的效率,更能为公司积累并记录下丰富的项目经验,作为公司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

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涉及9个知识领域的应用: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和项目综合管理。根据项目管理涉及的知识领域,构成一个项目的体系必定包含与项目所属领域的各个模块。现代项目管理将一个项

目从 始到结束所经历的阶段定义为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贯彻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一般的项目通常由4-6个阶段组成。项目阶段的划分与项目所属的领域有关。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的5个阶段是: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

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描述,包括清晰地定义项目目标;明确项目工作范围,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界定每一项目工作所包括的必须执行的具体的活动;借助于网络图等技术以图示的方式描述具体的活动;作好时间估计;作好成本预算;估算项目进度计划及其预算;组织项目的资源,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对整个项目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计划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区别,并对异常采取纠正措施,如果有必要,修改项目计划;成果向用户转交;总结项目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项目管理开始运用于市场营销中,但对于这一跨项目管理、营销、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管理领域的课题的深入研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深入研究的文献很少。

张超凤,封荔在其著作《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中,以市场营销的视角来说明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作用和迫切需求 [2]。吴溢恩,李业在其著作《在项目化管理在营销中的应用》中,探讨了企业为了达成营销目标,该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应用项目化管理来开展市场影响活动 。刘雷学者通过对现行几种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分析,结合房地产[3]项目的行业特点和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实情况,加以分析,得到了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时对成熟度模型的具体评分标准、成熟度等级、和评价指标加以论述 [4]。史银洲,陈哲研究了丙烯在中原地区的市场营销 [5]。学者司静波, 刘发明探讨了通信行业项目管理在大客户营销活动之中,提升企业效率和企业发展方向之中的重要作用[6]。学者莫娜研究了化工市场营销策略,探讨了项目管理在营销中的重要性[7]。内蒙古大学研究生王晓东根据呼和浩特市发电局现状,对其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8]。余春平,林刚根据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的实际,提出了澳大利亚发电企业的营销策略[9]。刘美玲,丛国栋通过对电力营销的研究,提出了电力营销风险评价的模糊群决策方法[10]。吕蓬(2004)用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通过综合评价确定电力公司营销目标市场,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11]。季长振(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发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两方面的指标进行量化,得到各目标市场

的关联度,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12]。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目前,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力营销已进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客户是营销工作的中心、促销是营销工作的目的、服务是营销工作的主要业务。电力行业采用的技术装备、.电力营销的组织管理、电力服务体系都与电力体制密切相关。

美国电网发展成熟,用户一般相对稳定,新增用户相对较少,这样美国的电力营销的重点工作是营销安全,衡量电力公司工作最主要的标准是供电可靠性。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对电力公司具有强制性考核权。为了节约用电、避用电的高峰期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美国电力企业出台了多种电价政策,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时段性和季节性电价优惠政策、客户合表优惠政策、电动交通工具充电优惠等;对于居民用电美国釆用梯级电价;对于企业用户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企业自主选择目录电价的衍生方案;同时美国的电力企业还强调社会责任,在南加州的爱迪生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属于绿色能源。

日本的电力市场属于发达的电力市场。日本在电力企业中实行多种销售方法和策略,主要有:实行差别电价,以使用电高峰负荷分流,从而降低供电成本;根据用户的用电具体情况制定特别收费目录,以提供一些电价优惠政策,来提高售电量;大力向用电用户推销蓄能电力设备,并以电费的形式进行回收。日本还根据电力负荷峰谷差大的现实情况,利用价格杠杆来改变电力客户消费方式,以缓解供需压力。

英国电力系统拥有强大的交易结算技术,成熟的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环节以及健全的价格体系。一方面,英国通过制定专门的《服务行为规范》以此来规范电力行业和电力市场。通过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满意度、对客户的供电质量来增强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英国还根据售电结构中居民客户比例较大的情况,电力公司对居民客户实行灵活多样的支付电费的时间尺度和结算方式,以调整用电的谷峰。同时电力公司制定了包括:创新售电合同、协助政府实现环保目标、对用户提高能源效率给予奖励等多种需求侧管理措施,以此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电力市场具有单一买方市场的格局特点,发电企业不是完全意义上

的市场竞争主体,发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如何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在学术领域缺少深入的分析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电网经营企业面向终端用户的市场营销行为,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成果很少。 1.2.4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经过中央垂直管理、集资办电和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 1949 年至 1985 年,国家对电力工业实行中央垂直管理,政企合一,各级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和干预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务院和中央多个部委多头决策,再由电力工业部具体实施[13]。

1985 年以后是集资办电阶段,国家调动中央、地方、企业、外资多家办电的积极性,出台了集资办电和新电新价政策,中央政府逐步对地方政府下放了限额内投资审批权、部分电价定价权等。实行中央政府和多个部委为主、各级地方政府部分参与管理的模式[13]。

1998 年国家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发电、输配电、售电一体化的行业垄断运营模式。2002 年 3 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成立了两家电网公司,5 家发电集团和 4 家辅业集团,实现了“厂网分开”。经过东北、华北地区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后,在全国形成东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南方六大区域电力市场[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管理理念在我国电行业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级电力企业纷纷把电力营销管理理念运用到店里的营销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营销机构体制发生了变革和调整,电力营销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随着电力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电力部门政企分 等改革的深化,各地电力企业都在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体系,以提高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其次,各电力企业纷纷采用新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力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各企业纷纷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和管理电力。最后,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大量涌现。由于电力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市场,各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建立了大量的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使得客户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服务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与国外先进的电力管理相比我国还有这很大的差距,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