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马基练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3马基练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哲学是(C)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是(C)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 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C)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 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

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B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D)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B)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A)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B)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8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 19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0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D)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1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A)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 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22.1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B)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B)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23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D)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4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2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

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6 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27 时间和空间是 (C)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28 空间是(C)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29 时间是(A)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30 时间的特点是(B)

A.间断性 B.不可逆性 C.广延性 D.伸张性 31 空间的特点是(A)

A三维性 B一维性 C可知性 D连续性 3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C)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33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D)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34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B)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 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35 意识的本质是(B)

A. 各种感觉的综合B.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

36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B)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

37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38 规律是(A)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39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D)

A.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 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 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 认识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