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精编)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九单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1.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方式 B.图B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方式

C.图A调节方式是该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图B调节方式会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多,自我调节能力提高

解析:C [图A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图B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此类调节方式可能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偏离稳态。]

2.如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 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 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

解析:A [食物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可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

3.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

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 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解析:D [由于樟子松防护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长较快,说明物

1

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C [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

5.如图所示是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而出现的一些现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毛虫→鸟

B.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属物理信息 C.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会造成鸟的数量增多 D.全球变暖可能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C [气温上升提前,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毛虫数量峰值提前,但哺育幼鸟时期并没有改变,因缺少食物,会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全球变暖使某些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而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6.(导学号81576132)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 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可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 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解析:C [光是物理信息,甲图显示,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可能a以c为食,b以a为食,因此,b可为次级消费者;丙图显示了大气中SO2含量对地衣和黑化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后来由于出现了灌木和乔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其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随着演替的进行,整个植被的生物量会逐渐增加。]

7.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 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 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

解析:C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该能力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8.(2018·黄山二检)2017年元旦雾霾天气常常笼罩大江南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

解析:C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正确;雾霾会遮挡阳光,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物理信息,能影响种群的繁衍,B项正确;雾霾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并没有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项错误,D项正确。]

9.(2018·东北师大附中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

解析:D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一般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10.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生态瓶编号 甲 乙 丙 丁

注:“+”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 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

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

解析:C [据表格分析可知: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不久稳定被破坏,B错误;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C正确;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过多会使生产量<消耗量,造成生态系统崩溃,D错误。]

11.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乙是其碳循环模式图,丙是其能量金字塔(Ⅰ~Ⅳ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丁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系统组成 光 + - + + 水草 + + + + 藻类 + + + + 浮游动物 + + + + 小鱼 - - - + 泥沙 + +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