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 Ⅰ 卷

一、

阅读《想北平》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可是,我真爱北平。 甲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①(令/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乙 ,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②(融/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③(啼/唱)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 丙 ,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gū) 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1. 在横线上填写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字形。 ①黏 合 ②什刹 海 ③(gū) 负 ..2. 在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讨 融 唱 B. 讨 浸 啼 C. 令 融 啼 D. 令 浸 唱

3. 将下列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甲、乙、丙处,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②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③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4. 有很多诗人用“好听好看的字”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不是表达乡思的一项是 ..A.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佚名) B.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 C.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D.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 【答案】1. nián chà 辜 2. B 3. C 4.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知识储备正确书写。本题中,“黏合”的“黏”应读nián,意思是粘连,胶合。从黍,占声;字亦作粘。“什刹海”的“刹”应读..chà。读chà时,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读shā时,止住。注意字形“辜”。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选择。

本题中, “讨”,含有讨好的意思,有主观性;“令”,“役使、使、支配”。 “讨喜欢”,惹人喜爱,受欢迎。第一处,是想作一件事受老人家喜欢,应使用“讨”。

“融入”, 用于人的范畴是,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浸入”, 浸, 泡在液体里。第二处,语境是“在自己的心血里”,故选“浸”。

“啼”, 鸟兽叫。“唱”,依照乐律发声。第三处,是杜鹃叫,应使用“啼”。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甲处根据语境“这个爱”指代“我真爱北平”, 结合后面的“我说不出”,故选“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乙处结合后面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故选“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丙处结合前面“我不是诗人!”,表明自己不能像诗人

那样表达情感,和后面的“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解释“我的爱”的内容。故选“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A项,“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译文是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此句不是表达思乡之情。

B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意思是: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C项,“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意思是,假若能使我的身躯化为万缕清风,那么这万缕清风将能落在各个山峰顶上,遥望故乡。这是思乡诗。

D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意思是人们都说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的尽头,可是望到天的尽头也望不见家。是写外出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选A。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

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比如本题中的“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是关键词。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二、课内选择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文《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B. 老舍,人民艺术家。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此类作品的代表是《茶馆》《想北平》《雷雨》。

C.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作为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莱特》,塑造了一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的王子形象。

D. 孙犁,“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荷花淀》以富有感情的笔触,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的美好形象,表现了劳动和战斗的诗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此类作品的代表是《雷雨》”错误,《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故选B。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遐: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