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教案课件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应用文写作教教案课件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多采用条款式,逐层表述 六、习惯用语: 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注意:主送机关有时不写。

通知

一、通知

1、通知--把事情告诉人们知道

通知兼有指示性、部署性、周知性等多方面功能。

2、通知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下行文种。 二、通知内容:

上级办向下级或相关人员传达精神、办理事项:法规、任免干部 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文件 转发公文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执行的事项 三、种类:

发布性通知、批示性通知--用于发布有关法规和规章

批示性通知--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转发和批转性通知--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

会议通知

任免通知--任免人员

紧急通知、补充通知、联合通知

注意:“批示性通知”与 “决定” 的区别: 权威性明显要弱一些,自身一般不创设新的规则,只是依法或根据上级要求向受 文单位转达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并予以具体化 四、特点:

1、受文对象明确: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 2、指示性:要求按文照办(行文关系—下行文) 五、写作:

1、标题:事由+文种 关于举办歌咏比赛的通知

发文机关+文种 河南省人民政府通知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的通知

2 正文:

转发文内容构成:对转发文的说明、评论 执行要求 例:P110 页: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商局等部门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 等非法经营活动意见的通知

第一部分:转发的态度、要求 第二部分:转发的意义、执行要求

工商、公安、银行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 加大宣传力度,揭露传销的危害性

注意:转发与批转的区别: 转发:转发上级文

批转:下级来文,批示后下发

指示性通知:发文原因、依据、目的

做事的标准、措施 注意事项

例:P103 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题目: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主送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第一部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目前问题—旅游基础设施较落后,市场秩序乱,服务质量差 第二部分:通知内容

指导思想—大旅游观念,深化改革,精品战略,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精 神文明建设。 工作重点—搞好旅游发展规划,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做好宣传、促销,优化旅游品种,纪念品的开发,安全、环保问题。

具体措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出行条件,简化出入境手续,整 顿市场、规范服务。

落款:国务院,二○○一年四月十一日

告知性通知:把相关事项告诉大家。 会议通知:

会议名称、召开原因及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报到时间及地点、会议议题、注意事项、联系人、电话

任免通知:时间、机关、会议或文件、任免人员的具体职务。

写作注意事项: 要明确无疑,用语通畅。 例:会议通知怎么写?

常见要素是: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有无其他要求、联系人。属于周知性 通知类型。 “批示性通知” 习惯用语:“根据------,经------同意,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通报

一、定义: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从实践来看,通报也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普发性文种。 二、特点:

1、属于知照体公文。

2、从表达手法看,重在叙述事实。

让事实说话,起到示范、指导、教育和警诫作用,具有其他文种所不能替代的功用。 三、分类:

1、按内容分:有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性通报三种。 2、以发布方式分:直述式通报与转述式通报两种类型。 区别种类 下发方式 表达手法

直述式通报 以机关名义直接下发 侧重于叙事,兼以必要的说明 转述式通报 对下级来文加写按语 后予以批转 侧重于议论 四、内容:

正文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摆事实 第二层:作评价

第三层:提要求

注意: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

区别类别 发文时间 内容 表达方式 发放范围

通知 事先 侧重于提出受文单位执行事项 具体的任务、详细的规范化要求指导和推动工作 较窄

通报 事后 侧重于提出受文单位注意事项 用典型事例、有关情况来传达意图指导有关方面的工作行为 广 五、提高通报写作质量的关键: 1、对通报事实的叙述要繁简得当。 太繁太细,给人虚构编造之感

叙述过简,使人搞不清通报事实的来龙去脉。 2、对通报事实的评价要有分寸。 评价过高:定性过重,讲过头话。 评价太低:定性太轻,火候不够。

3、提要求忌讲大话、空话、套话,笼统而空泛。

报告

一、使用场所:是党和国家机关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上行文文种。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报告的作用:

1、 上、下级沟通的渠道 2、 上级决策的依据 三、分类:

1、工作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总结工作 2、情况报告:反映情况、工作状态 3、 答复报告:答复上级的询问 4、 检查报告:检讨工作当中的错误 四、特点: 1、上行文:“报告”属陈述性的上行文种。 2、呈报性:上级指示落实、执行情况 工作中重要情况 好的经验、体会 答复上级的询问

3、陈述性:不加议论、描写,符合实事 五、报告的写作

1、 标题:单位名称+事由+文种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报告 事由+文种

关于夏粮的征购情况的报告 2、 主送机关:仅限一个 3、 正文:

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三段式”的基本写法。

工作报告:工作的进程、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 情况报告: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以及处理情况 检查报告:事实、性质、原因、责任、教训、改进措施 例:P125 页:

关于公路建设资金审计情况的报告

标题:事由—公路建设资金的审计,文种—报告 主送机关:国务院

内容:第一部分:审计工作开展的地区,业务范围,工作成绩。

第二部分:审计查出的问题—违规收费,违规集资,挪用建设资金。

第三部分:提出建议—制止、纠正乱收费问题,完善公路建设资金管 理办法。 答复报告:针对上级询问、答复准确、全面、恰当的分寸 4、 惯用语的运用:

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以上报告请审查,特此报告 六、写作注意事项

1、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2、要注意时效,如实禀报。 3、要使“报告”做到精悍: 避免拼凑现象 下笔前多收集材料

请示

一、 使用场合:

1、对上级请示理解有分岐的问题 2、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而无权决策时

3、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或答复。 二、 作用: 1、解决问题 2、传递信息 3、依据、凭证 三、分类:

“请示”按其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基本分作两类:

1、直请性的请示--直接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或指导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

2、批转性的请示--把有关某一方面工作的意见,以“请示”上报给上级机关, 要求批转有关单位予以办理。 四、特点:

行文主体的组织性:不能以个人名义向上级机关和组织发请示类公文,一般也不 以机关名义向上级领导个人发请示。

行文关系的直接性:上行文,向直接上级请示。 行文时限的紧迫性。请示于前,报告于后。 五、请示的写作

1、标题:发文单位名称+事由+文种

2、主送机关:仅一个—本单位的主管上级,不能越级 若是双重领导机关:一个主送,一个抄送

3、 正文: 为什么要请示:请示的依据、背景和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