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发展心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力,婴儿具有自生长、自发展的内驱力,有两个层次: (1)本能性的驱动力。 有机体摄取食物和回避危险 (2)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

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

的行为。

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依恋发展阶段

鲍尔比划分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4.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无依恋婴儿

3.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三)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 (2)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

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

进积极依恋的发展。 (1)反应性 (2)情绪性

(3)社会性刺激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镜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为作为指标,来确定个体最早出现的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哈特)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表现在: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2)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是指3岁至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第二,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第三,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一)古典游戏理论

从游戏与人类关系的角度解释游戏的原因和目的。如精力过剩论和重演论。 (二)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认为游戏能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从而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认知学派理论着重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强调游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游戏促进认知发展;游戏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三、游戏的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机能游戏: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 (二)象征性游戏,又称假装游戏

(三)规则性游戏:童年期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一)以主题游戏为主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三)通过想象构建虚假游戏情境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五)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可分为两种: 其一,协同游戏 其二,合作游戏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第二,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第三,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第四,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二)幼儿的记忆策略 1.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1)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略。 (2)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

(3)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儿童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稳定

2.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

(1)视觉“复述”策略。反复不断地注目于目标刺激。 (2)复述策略。 (3)特征定位策略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 1.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1.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1)具体形象性的可塑性 (2)具体形象性的动态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1)由近及远 (2)由表及里

(3)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4)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

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通过著名的三座山测验发现的。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1.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

从提问“是什么”的模式向提问“问什么”的模式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发展 (1)实物概念的发展 (2)类概念的发展

3.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1)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2)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区别主要在于想象的意向性和目的性的不同。 (二)再造想象站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依据原有的经验,或依照成人的言语描述而再现或形成的想象。创造想象是独立自主地将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新整合成新颖、独特形象的思维过程。

(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1.幼儿创造想象的新颖性 2.幼儿创造想象的神奇性 3.幼儿创造想象的超越性 4.幼儿创造想象的未来指向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几乎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

一、言语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二)言语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工具

(三)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四)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期是词汇增长和丰富的快速期,是促进其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和词义的深化。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3岁的儿童的词汇量为一千个左右;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三千个左右,7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