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锅炉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中速磨煤机。

9、煤粉水分对制粉系统工作及锅炉燃烧有何影响?运行中如何控制其值的大小? 答:煤粉水分是衡量煤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粉水分过高,煤粉易粘结在管壁及煤粉仓壁上使煤粉流动性减弱,严重时造成煤粉仓和煤粉管道堵塞;在炉内着火推迟,使炉温降低,燃烧损失增大;煤粉水分过高,使磨煤机内部的平均水分增大,脆性减弱,磨煤出力因而下降。但是煤粉过于干燥,对褐煤、烟煤将增加自燃与爆炸的危险性。

运行中煤粉水分是通过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来反映,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即可防止煤粉水分过大或干燥过度。

10、衡量煤粉品质的指标有哪些?为什么?

答:衡量煤粉品质的指标主要有煤粉细度,煤粉均匀性,煤粉水分。

煤粉越细,越有利于燃烧,但磨煤电耗和金属磨耗也增大,运行中应维持经济煤粉细度,即燃烧损失与磨煤电耗和金属磨耗三者之和为最小时的细度。 煤粉越均匀,越有利于燃烧,且磨煤消耗也小。所以煤粉越均匀越好。

煤粉水分过高时,不但影响煤粉的流动性、燃烧特性,还会使磨煤过程中煤的脆性减弱,磨煤出力降低。当煤中水分过低时,还会增大煤粉的自燃与爆炸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煤粉细度、煤粉均匀性、煤粉水分的大小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所以把它们作为衡量煤粉品质的重要指标。

11、什么是磨煤出力与干燥出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磨煤出力是指单位时间内,在保证一定的煤粉细度的条件下,磨煤机所能磨制的原煤量。干燥出力是指磨煤系统单位时间内,将原煤由最初的水分干燥到煤粉水分所能干燥的原煤量。

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与磨煤出力要相适应,如果干燥出力小于磨煤出力,使系统只能按照干燥出力运行,就不能充分发挥磨煤机的潜力,使之低出力下运行,磨煤单位电耗增加。要保证磨煤出力,就必须提高干燥出力,即提高干燥剂的量或提高干燥剂温度。如果干燥

— 25 —

出力大于磨煤出力,会使磨煤机出口的温度升高,易引起制粉系统的爆炸,因此要通过调整干燥剂的成分配比,降低磨煤机进口前干燥剂温度,以保证干燥出力满足磨煤出力。 12、不同制粉系统应如何协调磨煤通风量、干燥通风量、一次风量之间的关系? 答:(1)直吹式制粉系统

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属于干燥剂送粉,磨煤通风量应等于干燥通风量,同时又等于一次风量。通常是从着火燃烧条件考虑应保证干燥风量等于一次风量,对磨煤通风量仅作校核。 (2)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对于储仓式制粉系统,为使球磨机在最经济工况下运行,应使最佳磨煤通风量等于干燥通风量,此时,一次风量的协调,对热风送粉,干燥剂与一次风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乏气送粉,虽然干燥剂作一次风,但可以通过空气再循环或冷风、温风及热风的配比来协调一次风量,满足燃料的着火燃烧要求。

13、干燥剂的组成与煤种及制粉系统热平衡有何关系?

答:(1)当Crktrk>Cgzt1时,说明干燥剂全部采用热空气,干燥剂的热量有过剩。这可以通过采用热风+温风或热风+冷风的方法来降低t1。但这两种方法会由于一部分空气没有通过空气预热器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效率。所以一般采用热风+再循环乏气的方法,来使干燥出力合乎要求。通常适用于挥发分较低且水分又较低的煤种。

(2)当Crktrk

六、综合分析题

1、某煤煤质资料如下:Vdaf=9.79%,Aar=18.19%,KkmHa=45,试分析此煤应配何型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并说明理由。

答:型式:低速筒式钢球磨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理由:由于此种煤的挥发分含量较低,属于无烟煤,且其可磨性系数KkmHa=45<50,属于难磨煤,因此不适合于采用中速磨及高速磨,只有采用低速筒式钢球磨。由于此种磨煤机低

— 26 —

负荷和变负荷运行不经济,因此适合于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在此系统中,磨煤机的磨煤量不需要与锅炉的耗煤量一致,所以磨煤机的运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可经常保持在经济负荷下运行。所以此种煤适合于采用低速球磨机配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2、已知某煤的Vdaf=36.44%,Aar=19.23%,KkmHa=56,试分析此煤应配何型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并说明理由。

答:型式:中速磨煤机配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系统。

理由:通过煤的Vdaf=36.44%判定,此煤属于烟煤,且由于此煤的可磨性系数KkmHa=56>50,并且小于70,所以此种煤适合于采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型式则适合于采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系统。原因是中速磨低负荷和变负荷运行对运行经济性影响不大,这恰好适合直吹式系统中磨煤量需随锅炉耗煤量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所以应配用直吹式制粉系统。并且负压直吹式系统中漏风及风机磨损都很严重,运行经济性较差,已被正压系统代替。在正压直吹式系统中,与热一次风机系统相比较,冷一次风机系统改善了一次风机的工作条件,因而被广泛采用。

第六章 燃烧原理和燃烧设备

一、名词解释

1、动力燃烧区: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化学条件),而与扩散速度关系不大的燃烧工况。

2、扩散燃烧区: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氧的扩散条件,而与温度关系不大的燃烧工况。 3、过渡燃烧区:燃烧速度既取决于化学反应条件又取决于扩散混合条件的燃烧工况。 4、着火热:使煤粉一次风气流从入炉前的初始温度加热到着火温度所吸收的热量。 5、射流刚性:射流抗偏转的能力。

6、炉膛容积热负荷:每小时送入炉膛单位容积的平均热量。

— 27 —

7、炉膛截面热负荷:每小时送入炉膛单位截面积的平均热量。

8、燃烧器区域炉壁热负荷:按燃烧器区域单位炉壁面积折算,每小时送入炉膛的平均热量。 9、结渣:具有粘性的灰渣粘附在炉膛或高温受热面上的现象。

10、渣池析铁:在液态排渣炉中,由于煤粉气流中的粗粉离析落入渣池,将溶渣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纯铁的现象。

11、高温腐蚀:指水冷壁、过热器等高温受热面,在高温烟气环境下,管外壁产生的腐蚀。 12、氧的扩散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边界层向单位碳粒表面输送的氧量。

二、填空题

1、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质浓度、反应空间的总压力。 2、不同的燃料,其活化能E不同。E越大,反应速度就越慢。 3、不同的燃料,着火温度不同,烟煤的着火温度要比无烟煤的低。

4、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 阶段。

5、燃烧处于动力燃烧区时,为强化燃烧应提高温度;处于扩散燃烧区时应通过提高碳粒与气流的相对速度或减小碳粒直径来提高燃烧速度。

6、和烟煤相比无烟煤其着火温度较高,要保证良好着火与燃烧其一次风温应高些,一次风率较小,一次风速应低,煤粉磨的应细。

7、对于无烟煤和烟煤相比,其容积热负荷qV值应取小些,截面热负荷qF应取大些,若采用直流燃烧器时应采用分级配风型。

8、煤粉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条件有相当高的炉温、合适的空气量、良好的混合和足够的炉内停留时间。

9、和直流射流相比,旋转射流射程短,衰减快,后期混合能力差,适合于高挥发分煤。 10、煤粉气流着火热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卷吸炉内高温烟气对流加热,另一个方面是炉内高温火焰辐射加热。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