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大全-全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全技术交底大全-全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交底内容 卷 扬 机 分(部)项工程 接受交底班组 各施工班组 1.卷扬机应安装在平整坚实、视野良好的地点,机身和地锚必须牢固,卷扬机简与导向导滑轮中心线应垂直对正,卷扬机距离滑轮一般不少于10m。 2.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保险棘轮、体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3.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作业中最少需保留三圈作业时,不准有人跨越卷扬机的钢丝绳。 4.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 5.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6.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将运送物放下。 交底内容 施 工 员 接受交底人 安 全 员 交底日期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交底内容 起重吊装 分(部)项工程 接受交底班组 电、气焊工 1.起重吊装前必须制定方案并进行安全交底。 2.起重吊装和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和专职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信号指挥人员不兼任它职,挂钩人员要相对稳定,超重吊装中要坚决执行“十不吊”。 (1)被吊物先是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 (2)信号不清不准吊; (3)吊物下方有人不准吊; (4)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5)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6)斜拉斜牵不准吊; (7)散物捆扎不牢不准吊; (8)零杂物无容器不准吊; 交底内容 (9)吊和热处理工科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规定不准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3.吊索具应配套检查,符合规程要求,在吊装中应正确使用,并经常检查,用毕妥善保管。 4.按规定(或设计)设置地锚,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 5.吊装前,应做好班组安全交底,批定专人负责指挥,对用的各种工具、机具、索具、地锚等要进和检查保养,并做好度吊。 6.吊装物件、设备进场应按设计规定吊点进行吊装,对于设计规定的,应按方案进行试吊,高度不得超过20~30mm。 施 工 员 接受交底人 安 全 员 交底日期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交底内容 脚手架搭设 分(部)项工程 接受交底班组 架子工 脚手架搭设、拆除的一般性规定: 1.上班时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洒后作业。 2.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否则不得施工。 3.搭、拆脚手架时,必须注意施工现场的用电,如配电箱、电缆、外用线路等,严禁乱扔乱丢,以防触电或击伤他人。 4.脚手板要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联,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5.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6.脚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积雪和杂物应及时清除。有坡度的脚手板,要加防滑木条。 交7.在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与桥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底分,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内8.搭设在水中的脚手架,应经常检查受力冲刷的情况,发现松动、变形或沉陷应及时加固。在容 脚手架上作业人员应配带救生设备。 9.吊蓝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悬挂吊蓝的钢丝绳绕挑梁不得少于三圈,步头的卡子不得少于三个,每个吊蓝不少于两根保险绳,每次提升后要将保险绳子与吊蓝卡牢固定。钢丝绳不得与建筑物或其它构件磨擦,靠近进应用垫物或滑轮隔开。散落在上面的杂物要随量清除。用手板葫芦升降的吊蓝,操纵时严禁同时扳动前进杆与返向杆,降落时要先取掉前进杆的上套管,然后扳向杆徐徐降落。 10.用钢管搭设井架,相邻两立杆接头错开不少于50cm,横杆和剪刀撑(十字撑)要同时安装,滑轨必须垂直,两轨间距误码差不得超过10mm。 11.脚手架、安装完毕,必须经施工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3.拆除脚手架,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吊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14.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有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施 工 员 接受交底人

安 全 员 交底日期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交底内容 脚手架搭设 分(部)项工程 接受交底班组 架子工 脚手架搭设、拆除的一般性规定: 15.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每隔7m,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1)拉顶点必须满足架子的稳定要求,水平距离宜小于6m一个拉顶点,垂直距离不小于4m或每层一个,拉结占必须设在立杆与大横杆的结点上。 (2)对于18m以上的高层脚手架要有卸荷措施的设计方案,卸荷的形式一般为三种;一是悬吊式,在结构以60度角悬挂架子;二是挑平式,从结构中水平挑支架子;三是撑顶式,将架子荷载经撑杆传到结构和地面。 (3)卸荷以15-18m为一段,不平距离应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若卸到建筑物上荷载多,则水平距离应密集,若少,则可适当放宽。 16.压栏子(抛撑)的间距不得超过7根立杆,超过三步高度时,每隔三步应绑一道马梁,并加反压栏子。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度。 交(1)马道搭设坡度以其马道使用而定,若是运料马道坡为1:6(高:长)。若为人行马道坡度是底1:3(高:长)。 内(2)马道的宽度也分运料和人行两类,过产马道不小于1.5m,人行马道不小于1m。 容 (3)马道脚手板铺严后,须加厚为3cm,间距不大于30cm的防滑条。 (4)之字形马道转弯处应搭设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5cm。平台处应绑剪刀撑或八字戗。 (5)马道及平台必须支搭栏杆和挡脚板。 18.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能小于1.2m,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cm,里脚手的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m,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距应绑斜撑拉固。 19.脚手架,凡高度10~15m的要设一组缆风绳(1~6根),每增高10m加设一组。在搭设时应先设临时缆风绳,待固定缆风绳设置稳妥后,再拆临时缆风绳,缆风绳与地面的角度应为45~60度,要单独牢固地拴在地锚上,并用花蓝螺丝调节松紧,调节时必须对角交错进行,缆风绳禁止拴在树木、电杆等物体上。 施 工 员 接受交底人 安 全 员 交底日期 17.马道(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