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形象学的东方化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跨文化形象学的东方化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其中西方现代性具有覆盖与宰制力量,东方国家在“彼此东方化”中获得西方现代性的认同。印度尼西亚建国初期的中国想象与马来西亚恰好相反,印尼知识分子多将中国想象成一个成功地开辟了现代化的另类道路的东方国家,那里经济发展迅速、政治公正民主、社会和谐幸福、文化繁荣昌盛。刘宏先生分析印尼这种友善的中国形象产生的原因,一是与当时西方的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国想象相关,二是印尼国家领导人相信“中印两国具有‘同一性’,即都是‘东方国家’,都有被西方殖民或侵略的历史。正是这种信念引导印尼决定效仿中国。”(17) 其实这第二点也是“自我东方化”的表现。所谓“东方国家”是“自我东方化”的身份认同,苏加诺的“大亚洲主义”情结,与当年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都有“自我东方化”的根源。东方身份或亚洲身份认同,既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反而陷入其文化霸权中;又不能建构出非西方国家的现代性主体,因为“东方”或“亚洲”都是作为西方现代性话语塑造的他者出现的。

在西方现代性的知识体系与价值立场上表述中国形象,始终无法超越东方主义话语霸权。现代东方或亚洲国家构筑的中国形象,不管是仇视的还是亲善的、丑化的还是美化的、脱亚主义的还是泛亚主义的,都无法摆脱自我东方化的格局。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也是世界性的东方主义文化霸权的问题。他们在彼此东方化的努力中试图摆脱东方主义泥潭,但事实是他们越努力,反而陷得越深。他们希望通过构筑体现东方性的工具性参照性的他者,来确认自身的现代文明身份,可是在东方主义话语中自身已经沦为西方现代性的他者;他们希望通过去东方化与彼此东方化叙事,建构出东方主体或亚洲主体,但不论“东方”与“亚洲”,都是西方现代性自我认同的产物,是一种文化虚构,无法支持非西方国家的现代性自我奠基。“东方”或“亚洲”,不论在知识还是在价值上,都是没有根基的。

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核心问题在于中国形象如何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如何作为文化他者为西方现代性提供自我确证的想象资源,在中国形象与西方现代性思想结构的内在关联中揭示西方现代世界观念体系的内在逻辑与规则。研究东方的中国形象,真正的问题是东方或亚洲现代性的自我建构及其与西方现代性的关系。东方或亚洲国家在自我东方化叙事中构筑中国形象,确认自身的现代文明身份,不管是依附西方现代性还是另辟东方现代性或东亚现代性,都无法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基础与前提、方向与方法。

注释:

① 薛克翘:《中印文化交流史话》,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页。

②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82页。

③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教授陈光兴先生的长文《“亚洲”作为方法》深入探讨过“亚洲”作为方法的世界文化格局问题。见《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报》,创刊号,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会编,2005年版,第13-64页。

④ [日]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李甦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⑤ 参见[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尤其是收入该文集的《何谓近代——以日本和中国为例》。汉语文本的相关研究著作见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 沟口雄三的著作《作为方法的中国》,汉译本名为《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译名通俗化,却扭曲了原书名的意思。

⑦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⑧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11页。

⑨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⑩ 严复:《论世变之丞》,《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11) 有关泰戈尔访华的情况,参见孙宜学编著:《泰戈尔与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 J?J?克拉克在《东方启蒙》一书中详细介绍了20世纪初西方突然兴起的一种东方热情。这种热情表现在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甚至生活情调等各个方面。印度哲学对非理性哲学、中国诗歌对意象派诗歌、日本与中国的绘画对现代画派,都有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20世纪最初的20多年中,这种东方情调幻想构成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详见Oriental Enlightenment: the Encounter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Thought, byJ. J. Clark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95-180, Part iii, Orient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3) 参见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 by G. Lowes Dickinson, 见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 and Other Essays,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46。

(14) 参见孙宜学:《泰戈尔与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又见网上文章《泰戈尔在中国引起的风波》,马少华著,http://www. ycms. net/wc/1.htm。

(15) 见星岛环球网,www. singtaonet. com/op_ed/ed_china/t200604。

(16) 对马来西亚的中国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候选人鲁虎先生曾以东姑的中国观为个案做过专题研究。

(17) 参见刘宏:《中国情结、异国理想:印尼人与美国人之中国观的比较研究》,见刘宏:《中国—东南亚学:理论建构?互动模式?个案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刘宏引苏加诺:“在中印两国人民之间开始有了互相团结和手足之情的感情,大家都是东方人,都遭受苦难、都极力抗争,争取自由生活。因为这些共同点,亚洲人民当然有相同的言行,共同追求相似的命运。”(Sukamo, “Indonesianism and Pan-Asianism,”in idem, Under the Banner of Revolution, Jakarta: Publication Committee,1966),vol. 1, p.67.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州)200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