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绘制(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绘制(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知∠NOF等于60°,即∠MOE等于60°,故OE为120°W,且OE地方时为0时,从而易求北京时间为16时。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015·湖南联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分)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6分)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此时以________和__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8分)

(3)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设A点的纬度是56°34′,一架飞机以每小时1 110千米的速度,从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问A地降落时,A地的当地时间是________时。(2分)

(5)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的范围,________(HG或GD)为晨线。(3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为南半球,E为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G为0时经线,A此时为3时,又因A处于晨线上,故日出时刻也为3:00,因为昼长=(12-日出)×2,所以昼长为18小时。第(2)题,由于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故日期为12月22日,0时经线和180°经线把全球划分为两天。0时经线对应经度为135°E。第(3)题,C点对应纬线为23°26′S,太阳直射23°26′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A、B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因此,A与B之间的最短距离过极点,其纬度差为:(90°-23°26′)+(90°-56°34′)=100°,由此可知A、B两地最短距离约为11 000千米;飞机以每小时1 110千米的速度飞行,从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飞行时间为10小时,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

则在A地降落时,B地时间为28时,A地比B地晚12小时,故A地的当地时间是16时。第(5)题,夜半球的范围如图所示,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HG为晨线。

答案:(1)3 18 3 (2)12 22 180° 135°E

(3)66°34′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16 (5)略 HG

13.(2016·冷水江模拟)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依据甲图所示情形,按要求在乙图中绘制下列内容: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将甲图中的A、C两点标在乙图中的正确位置。(8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C.6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昼长________小时,此后,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长、短)。(6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4分)

解析:第(1)题,画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150°E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第(2)题,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

B.12月22日 D.10月1日

夏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第(3)题,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经度相差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则日落时间为20:00,故昼长为16小时。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6月1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逐渐变长。第(4)题,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间距越大,图中A、B、C三点中,B点的纬度位置最高,故楼间距最大。第(5)题,由图中经纬线知,B位于C的西侧,又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答案:(1)如图丙

(2)C (3)4 16 长 (4)B (5)西北 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