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绘制(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1光照图的判读与绘制(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案:(1)A (2)C (3)B

微专题培优练(一) 光照图的判读与绘制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2015·诸暨模拟)右图为某时刻地球极视图,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则该日甲比乙日落( )

A.晚0小时 C.早2小时

B.晚2小时 D.早4小时

解析:选A 根据图中90°W和180°可知,该图为南半球,则甲乙为晨线,根据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15°,则甲乙两地相差30°,甲乙应相差2个小时,但甲乙同在晨昏线上,所以相差0小时。

(2015·泰州、姜堰联考)右图中MQ、MN、NQ分别为晨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P点的纬度为30°N,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点。据此完成2~3题。

2.Q点的纬度可能是( ) A.0° C.30°S

B.20°N D.35°S

3.有关该日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P点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D.P点昼长大于14小时

解析:2.D 3.B 第2题,因为MQ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M点的地方时为5:00,由此可知MQ应为晨线的一部分,则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并可以计算出MN纬线上各地的昼长为14小时,MN经度相差30°,可推知Q点的地方时为7:00,该地的昼长为10小时,可以看出M地的昼长等于Q地的夜长,说明两地的纬度相等,但半球相反,MN纬线在北半球,且在P地以北,故其纬度应高于30°;所以选择D选项。第3题,MN经度相差30°,NQ为经线的一部分,可推知Q点的地方时为7:00,该地的昼长为10小时,可以看出M地的昼长等于Q地的夜长,说明两地的纬度相等,但半球相反,因此可以判断Q点的纬度可能是35°S。因为M、P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P地;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故各地日出东北方,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此时北半球各地随纬度增高,昼长逐渐变长,故P点的昼长应小于14小时,所以选择B选项。

(2015·江西联考)下图所示半球为昼半球,B、C所在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E两点关于赤道对称。读图回答4~5题。

4.若此时全球今天/昨天小于1,且E点太阳高度为20°,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N,160°E C.20°N,160°E

B.10°N,20°W D.20°N,20°W

5.若CE间的距离不断变大,则下列描述可信的有( ) A.北海道昼夜长短差值减小 C.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阿根廷农民播种大豆 D.鄱阳湖湖区面积扩大

解析:4.B 5.D 第4题,图示范围为昼半球,且B、E关于赤道对称,则E、B两点纬度相同且北半球出现极昼。B点所在纬线为南半球恰好出现极夜纬线,C点位于北半球恰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B、C纬度度数相同,故C、E在同一条纬线上。若设北极点为N,则N位于C、E正中间位置;经线NEB地方时为12点;经线NC地方时为0点。因E点此时为正午12点,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0°。在恰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直射点纬度的2倍。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0°N与图中经线NEB的交点上。全球新一天的范围为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点的

经线,按题干说明,此时今天的范围小于昨天的范围,则图中经线NEB为20°W。(若20°W为12点,则160°E为地方时0点,则新的一天从180°向西到160°E,仅占20个经度。旧的一天范围则占340个经度)故B正确。第5题,因C、E既位于同一纬线上,亦位于同一纬线圈上,且此纬线恰好出现极昼。因此当CE间距离扩大时,北极地区极昼的范围亦扩大,即直射点由上题的10°N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昼夜长短差值扩大,A错。阿根廷位于南半球,此时将进入冬季,B错。惠灵顿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错。我国进入夏半年,降水增多,鄱阳湖湖区面积扩大,D对。

(2015·合肥一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6~7题。

6.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 C.合肥

7.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3时20分 C.2时

B.15时20分 D.14时 B.拉萨 D.北京

解析:6.D 7.A 第6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第7题,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2015·滨海联考)如下图,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完成8~9题。

8.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C.③

B.② D.④

9.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24 C.19/24

B.15/24 D.17/24

解析:8.A 9.B 第8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时间为7月1日5时,A地旭日东升,可求出昼长为(12-5)×2=14小时,因此昼长夜短,而四幅图中能表示北半球昼长夜短的只有①,A项正确。第9题,A、B在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飞机到达B机场时,正好是日落时间,为19时,可以算出0时为西经45度。由西经45度向东至180度共经历225度,占全球360度的15/24。

(2015·大庆市质检)右图中EF、MN两线相交于O点,O点为北极点,∠NOF等于60°,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OF为晨线,太阳直射35°W,则ON的经度为( ) A.175°E C.65°W

B.90°E D.5°W

11.若图中MOE表示地球上旧的一天的范围,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0时 C.8时

B.16时 D.4时

解析:10.A 11.B 第10题,已知O点为北极点,若图中OF为晨线,说明晨线和经线重合,OF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已知太阳直射35°W,说明35°W地方时为12时,可知经线OF的地方时比35°W的地方时晚6小时,在35°W经线的西侧90°,故OF经线的经度为125°W。已知∠NOF等于60°,说明ON和OF经线的经度差为60°,故ON经度为175°E,A正确。第11题,图中O点为北极点,说明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已知经线OM向东到OE为旧的一天,说明OM为180°经线,OE为0时所在经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