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名言警句

(1)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2)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3)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4)“不可能”这个词,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5)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运用·点拨]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李白自信的呐喊,也是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成功的法宝。一个自信的人,并非事事顺心,事事如意,只是他在灵魂上开了一扇天窗,让阳光从窗口飘进来,即便是阴雨天,他也学会了创造太阳,那个太阳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事业工作上都非常重要。自信,可以说是英雄人物诞生的孵化器,一个个略带征服性的自信造就了一批批传奇式人物。然而,自信不仅仅造就英雄,也成为平常人人生的必需,缺乏自信的人生,相信必是不完整

的人生。

(时间:40分钟 分值:5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玉:美好的饮食 ..B.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表转折 .

C.径须沽取对君酌 沽:通“酤”,买和卖 .D.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必须 ..

解析:选A B项,但:只;C项,沽:买;D项,会须:应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人生得意须尽欢

A.径须沽取对君酌

9

千金散尽还复来B.山重水复疑无路 呼儿将出换美酒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将进酒,杯莫停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解析:选A 都是副词,应该。B项,副词,再/形容词,繁复、重复。C项,动词,拿/副词,将要。D项,动词,请/动词,愿,请。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解析:选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4.名句默写。(6分)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二、阅读鉴赏

5.阅读下面这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哭晁卿衡

[注]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 此诗是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在回日本的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哀悼诗。

(1) 标题中的“哭”字在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5分)

10

答:

(2)谈谈“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分) 答:

答案:(1)表现了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2)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或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而亡就如皓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一样;后一句以景写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写得满脸愁容,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逝去。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上 吟 李 白

木兰之

[注]

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11

[注] 木兰之:辛夷木做成的船桨。木兰跟后面的沙棠一样都是珍贵的木材。 (1)本诗表现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兴酣落笔摇五岳”一句中“摇”字用得很好,请赏析。(6分) 答:

答案:(1)表达了李白及时行乐、淡泊富贵名利或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对才华的自信或希望文名永垂、名扬后世的思想感情。

(2)“摇”意为“撼动”“动摇”,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创作时豪迈的气势,笔力之强,笔势之盛,传达了乐观自信的精神。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余干旅舍

[注]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 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本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