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育华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西省南昌市育华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西育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邓海龙 审题人: 辛志英2018.10

请使用0.5毫米中性黑色水芯笔答题,注意书写的整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积攒(zǎn) 困厄 竞折腰 (shé) 富丽堂煌 ..B.亵渎(xiè) 摇曳 矫揉造作(jiǎo) 相得益彰 ..C.箴言(zhèng) 脏物 自吹自擂(léi) 形销骨立 ..D.广袤(mào) 贸然 间不容发(jiàn) 李待桃僵 ..【答案】B

【解析】A:竞折腰 (zhé)、富丽堂皇;C:箴言(zhēn)、赃物、D:间不容发(jiān)、李代桃僵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B.现在的一些有钱人, 总喜欢附庸风雅,在办公室摆弄一些所谓名人字画来。 ....C.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评价袁世凯说:“ 袁世凯失败,在于动了鸠占鹊巢之....念。”

D.他耍的那几下小聪明,在别人眼里可能还看不出来,但在我面前就显得自惭形秽....了。 【答案】D 【解析】

断章取义: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附庸风雅:“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答案】B

【解析】A:随着和使连用冲突,造成主语错乱C:成分赘余,在线学习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是全世界在线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D: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应为切忌蛮干

4.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连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

②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

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的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④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

⑤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 A.④③②①⑤ B.①⑤②③④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⑤④③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2分)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国民党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

【解析】A反复;C借代;D反语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6~7题。(4分)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 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国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一些物象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怀。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答案】D

【解析】“知人论世”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指要了解作者的人物生平。“论世”指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生活时代背景。诗歌只是因秋风感兴怀念友人,并没有说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且此时诗人并没有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正弃官远游。所以D选项的表述不正确。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看似不经意的寒喧,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B.三四句一问一担忧,诗人盼望鸿雁快来传书,又担心被江湖秋水阻隔回来的道路,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C.“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 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遗人诬陷。此二句抒情中又略带议论,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

D.尾联是想象之词,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答案】C

【解析】议论中抒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