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在BC时间段,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海波在这一时间段没有吸收热量 B.海波属于晶体

C.在第10分钟,海波处于液态 D.海波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甲/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

12.如图所示,烈日炎炎的中午车主将一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仅表盘的防滑垫上,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这是因为矿泉水瓶装水部分的形状是_____,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_____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13.小丽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结冰后取出发现瓶子底部凸出。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冰的密度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水结冰属于凝固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现象。

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产生 的,是通过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处减弱噪声. 15.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___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16.甲、乙、内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B可知,丙同学是做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由图象A可判断_____同学运动最快,a点为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它表示_____,6s末时甲、乙两同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4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9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800g(已知水的密度p水=1.0×103kg/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3)玻璃瓶装满密度为1.6×103kg/m3的蜂蜜后总质量。

18.一次张先生出门办事,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按照平均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40 km的阜阳到太和大概需要的时间;

(4)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6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 四、实验题

19.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________

(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________ 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 ________ g/cm3 . 20.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根据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制成的

B.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更清晰像,应将蜡烛右移

C.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D.保持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应将透镜右移

2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22.小明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2)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_____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

2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 .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_______.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 ______ 点.

24.小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如图所示(所用秒表每格为1s)。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 (2)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cm;tBC=______s。

(3)让小车从A点自由滑下,经B点到C点,分析小车下滑的速度可知vAB______vAC,小车下滑过程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匀速”“加速”“减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B A A C B A 二、填空题 11.甲 1:4

12.中间厚边缘薄 焦点 13.小于 放热

14.振动 空气 声源 15.都是实像 小于

16.匀速直线 甲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2 三、计算题

17.(1)500cm3;(2)0.8g/cm3;(3)1200g。

18.(1) 0.25h;(2)48 km/h;(3)50 min;(4)3 km。 四、实验题

19.(1)DCAB;(2)右;(3)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4)52;2.6. 20.BC

2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