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通知(铁运〔2007〕69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关于发布《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通知(铁运〔2007〕69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期安排“天窗”进行停电检修。

3.检修“天窗” 的计划、申请和使用按照铁道部综合“天窗”修有关规定执行。

第47条 在安排日班计划时,列车调度员和供电调度员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规定的“天窗”时间,按时组织接触网停电检修。如因运输需要必须取消“天窗”时,应按照铁道部综合“天窗”修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遇有危及安全的故障或缺陷必须立即停电检修时,供电调度员应于停电前通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根据供电调度员停电通知及时发布相关行车调度命令。

第48条 凡可以在“天窗”时间以外进行的工作,各单位均不得占用“天窗”时间。

第49条 各单位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各工区各工种(包括变电设备检修、试验等)在同一停电范围内的作业,应尽量创造条件同时进行,以免重复停电。

检查验收

第50条 为保证检修质量,维修用料必须经过鉴定和运行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产品,入库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第51条 铁路局要建立接触网设备检测、检修记录,记录格式由各铁路局自定。

第52条 接触网维修要认真执行“记名检修”制度,保证检修质量。每次检测(修)完成后,检测(修)负责人或操作人应及时填写相应的检测(修)记录并签字。

第53条 工长和车间主任要每月检查1次检测(修)和巡视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相应的记录上签字。

第54条 接触网大修由铁路局制定具体技术标准,审批设计文件,安排好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第55条 每项大修竣工验收后,施工和验收单位应写出“接触网大修竣工验收报告”(格式见附录3),并由验收单位将“接触网大修竣工验收报告”送交有关铁路局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

第56条 在接触网维修和大修中,凡有更换线索、零部件、支柱者,应将更换后的设备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记入相应记录中。

绝缘部件清扫

第57条 在目前绝缘污秽程度尚无有效监测手段的情况下,对绝缘部件仍采用周期清扫的方式。绝缘部件清扫周期:

1.一般污区2年; 2.重污区1年;

3.1000米以上的长大隧道1年; 4.分段、分相绝缘器3年。

对一般污区和重污区范围(管理群)的界定,由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根据运行实际确定(不受原设计污区的限制)。对个别污染严重区段,要视具体情况缩短清扫周期。

第58条 对有机绝缘部件实行寿命管理。产品有明确规定的,按出厂规定使用年限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暂按有效使用寿命不超过10年执行。

第五章 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

接触线及承力索

第59条 160km/h及以上区段正线承力索和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架设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小于绕线张力,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

第60条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技术状态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容许载流量符合运能需要,承力索和接触线应采用铜合金线材质。 2.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附录4的规定。 3.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 标准值: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

安全值:半补偿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5%;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4.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半斜链型悬挂,直线区段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限界值:标准值±200mm。

5.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 160km/h及以下区段:

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 限界值:之字值450mm;拉出值450mm。 160km/h以上区段: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6.接触线高度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7.接触线坡度(工作支)

标准值: 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200-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限界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 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8.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6°;160km/h以上区段≤4°。 安全值:160km/h及以下区段≤12°;160km/h以上区段≤6°。 限界值:同安全值。 9.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及损伤

⑴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⑵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⑶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必须切断重新接续。

⑷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10.一个锚段内接触线和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

接触线: 项目 运行速度km/h V≤120 120< V≤160 V >160 标准值 0 0 0 安全值 锚段长度在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 800m以上 3 4 2 4 2 4 限界值 锚段长度在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 800m以上 3 4 2 4 2 4 承力索: 项目 运行速度km/h V≤120 120160 标准值 0 0 0 安全值 锚段长度在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 800m以上 4 5 3 4 2 4 限界值 锚段长度在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 800m以上 4 5 3 4 2 4 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11.接触线硬点、弓网接触力的技术标准参照附录5

吊弦(索)

第61条 吊弦分环节吊弦和整体吊弦两种。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 环节吊弦:至少应由两节组成,每节的长度以不超过600mm为宜。吊弦回头应均匀迂回,长度

为150-180mm。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5-10倍。吊弦磨耗的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50%。

整体吊弦: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耗不得超过20%。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2.吊弦偏移

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处于铅垂状态。

安全运行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1/3。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3.吊弦间距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运行值: 160km/h及以下区段≤12m;160km/h以上区段≤10m。 限界值:160km/h及以下区段≤15m;160km/h以上区段≤12m。 4.吊弦高差

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安全运行值:v≤120km/h时,相邻吊弦高差≤50mm。 120km/h<v≤160km/h时,相邻吊弦高差≤20mm。 160km/h<v≤250km/h时,相邻吊弦高差≤10mm。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第62条 弹性吊弦辅助绳和简单悬挂吊索的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辅助绳和吊索须用绞线制成并保持一定的张力。

2.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允许相差不超过400mm。 3.辅助绳和吊索不得有断股和接头。

4.弹性吊弦辅助绳两端与承力索的连接符合设计规定。

软(硬)横跨

第63条 软横跨的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钣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

2.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应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50mm,-200mm。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附录4的规定。

4.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 第64条 硬横跨的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