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课时作业提升: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含解析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课时作业提升: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含解析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图中乙所处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1 C.图中丙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正在重新构建

D.若经3H充分标记的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目N为 2

解析:选D 图中甲解旋酶可从1进入,与3核膜直接相连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A正确;图中乙所处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1,B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构建,C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只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均为2N,第二次复制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3H,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的染色体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0~2N,D错误。

11.(2017·孝义二轮模拟)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 B.图2所示细胞对应图1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

解析:选D 图1中实线表示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A正确;DE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可用图2表示,B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即CD段,C正确;间期AB段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加倍,D错误。

12.(2018·江西联考)下图甲、乙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①、②为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对应曲线①中的CD段,对应曲线②的FG段 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 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种时期

解析:选D 甲图表示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对应曲线①的CD段,对应曲线②的FG段,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减少一半,但一个细胞中核DNA含量没有减少,B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C正确;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材料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

13.(2018·湖南十三校模拟)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选B 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A正确;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DNA在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不易解旋进行转录过程,但细胞质中仍存在原来合成的mRNA,能够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C正确;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14.(2018·北大附中月考)如图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________。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__期被消耗。

(2)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S期,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过度表达或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的蛋白质表达异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或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出现细胞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正确顺序依次是G1→S→G2→M,对应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3.4+7.9+2.8+1.2=15.3 h。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在S期时被消耗。(2)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时。(3)DNA的合成发生在S期,当加入DNA合成抑制剂,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2.8+1.2+3.4=7.4 h全会被抑制在S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过度表达或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的蛋白质表达异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或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出现细胞癌变。

答案:(1)G1→S→G2→M 15.3 h S (2)后期 (3)S 7.4 G1 (4)癌变

15.(2018·海南中学模拟)以下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甲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c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Ⅱ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1”或“2”)时期。Ⅰ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Ⅱ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

(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见放射状星射线是由____________发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小肠上皮细胞,与处于末期的植物细胞相比,在形态上最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下图中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下图中的字母)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______染上颜色,便于观察清楚。

解析:(1)图甲中c柱有的时期没有,有的时期有,所以其表示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时,其数量与DNA分子数相等,所以a表示DNA(含量)。(2)图乙中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对应于图甲中的2;Ⅰ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所以染色单体数为0;Ⅱ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3)动物细胞中的星射线是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相比,在形态上最主要的不同是动物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4)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根冠、b表示分生区、c表示伸长区、d表示成熟区。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分生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图中③表示细胞生长,④表示细胞分化,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