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素B12 47.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受哪些因素调节 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爆式促进激活物 E.促红细胞生成素 48.下列哪些凝血因子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A.Ⅰ B.Ⅱ C.Ⅴ D.Ⅶ E.Ⅻ 49. 通常所说的血友病是指患者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 A.Ⅲ B.Ⅷ C.Ⅸ D.Ⅹ E.Ⅺ 50. 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主要有 A. D抗原 B. E抗原 C. C抗原 D. c抗原 E. e抗原 答案: 1―5 D E B C C 6―10 D C B B D 11―15 E D C C D 16―20 E B A D D 21―25 D B A A B 26―30 B E C C A 31―35 D D C C D 36―40 C A C C C 41―45 A C C A E 46 ABDE 47 ABCDE 48 BD 49 BCE 50 ABCDE 二. 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 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 白细胞渗出 生理性止血 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 1.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2.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3.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静置血试管中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4. 白细胞渗出:白细胞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 5.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然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6. 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即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三. 填空。 1.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 、 和 。 2.血细胞比容的正常值,成年男性约为 ,成年女性为 。 3.机体正常的血浆渗透浓度约为 ,血浆渗透压主要包括两部分: 和 。 4.在血细胞的生成过程中,各类血细胞均源于 ,而后经过 、 两个阶段最终发育为各类成熟的血细胞。 5.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数量为 ,成年女性为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 ,成年女性约为 。 6.在某些疾病时,红细胞能较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之为 。 7.红细胞在静止血试管中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称为 ,其正常值成年男性约为 ,成年女性为 。 8.血液中98.5%的O2以 的形式存在,而血液中的CO2则主要以 和 的形式存在。 9.在红细胞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成为 ,再经过 、 、 、 及 阶段,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10. 和 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 和 则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11.晚期的红系祖细胞主要受到 的调节,该物质主要在 产生。 12.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可分为 、 、 、 和 五类,其中又以 的数目最多,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 13.白细胞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的过程称为 。 14.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包括: 、 和 。 15.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其中包括用国际命名法命名的凝血因子 ,此外还有 、 等。 16.在凝血过程中起辅因子作用的凝血因子有 ,在生成过程中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除凝血因子 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液中。 17.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 、 和 三个基本步骤。 18.血凝过程中,根据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可分别通过 和 两种途径进行,前者的启动因子为 ,后者启动因子为 。 19.体内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分为 、 和 。 20.机体的纤溶系统主要包括 、 、 和 。 21.临床上进行输血时,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它包括两部分: 和 ,前者将 和 进行配合试验,后者是将 和 做配合试验。 答案: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40%―50% 37%―48% 300mmol/L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造血干细胞 定向祖细胞 前体细胞

(4.0-5.5)×1012/L (3.5-5.0)×1012

/L 120-160g/L 110-150g/L 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沉降率 0-15mm/h 0-20mm/h 氧合血红蛋白 碳酸氢盐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红系定向祖细胞 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10 .铁 蛋白质 叶酸 维生素B12 11.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脏 12.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50%―70%

13.白细胞渗出

14.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15.Ⅰ―ⅩⅢ 前激肽释放酶 高分子激肽原

16.Ⅲ、Ⅳ、Ⅴ、Ⅷ和高分子激肽原 Ⅱ、Ⅶ、Ⅸ、Ⅹ Ⅲ 17.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生成

18.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Ⅻ Ⅲ 19.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20.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抑制物 21.交叉配血主侧 交叉配血次侧 供血者的红细胞 受血者的血清

供血者的血清 受血者的红细胞

四. 问答。

简述血液的功能。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哪些?

简述EPO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及其调节机理。 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 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 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简述输血的原则。 答案:

1.血液的功能:①血液的基本功能是运输功能,血液可将氧气以及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各种代谢终产物通过肺、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②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的多种缓冲物质可随时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③血液中的大量水分含有较高的比热,有利于体温恒定。④防御保护功能:血液可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

2.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又可将球蛋白分为α1-、α2-、β-和γ-球蛋白。

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持部分水分于血管内。②可与体内多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结合,避免这些激素过快地经肾脏排出体外。③作为载体运输血浆中的多种低分子物质,如代谢产物、离子、维生素等。④参与血凝、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⑥营养功能。

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主要包括:①可塑变形性:指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时,可发生变形以便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在通过后又可恢复其正常形态。②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够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这主要是因为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③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在等渗的0.85%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红细胞将逐渐膨胀为球形、最终破裂引起溶血的发生。

4.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值,并向原红细胞分化;同时还可加速幼红细胞的增殖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EPO主要在肾脏合成,生理情况下,进入血液中的EPO可维持正常的红细胞生成。血液中EPO的水平与血液血红蛋

白的浓度呈负相关,即贫血时体内的EPO会出现一定量的

增高来促进红细胞的合成,而红细胞增高时EPO的水平则出现下降以减少红细胞的生成。这种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5. 分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启动因子 因子Ⅻ 因子Ⅲ 凝血因子分全在血中 组织和血中 布 参与的凝血多 少 因子数 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共同点 在生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后的凝血过程完全相同,均激活凝血酶原→凝血酶、进而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多聚体,完成凝血过程。 6.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抗凝系统主要包括: ⑴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血管内皮作为一物质屏障可防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成分接触,从而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血管内皮同时可合成、释放多种活性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凝的作用。 ⑵纤维蛋白可吸附凝血酶阻碍凝血的发生,同时活化的凝血因子可被血流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最终起到抗凝作用。

⑶生理性抗凝物质: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是抗凝血酶Ⅲ,在与肝素结合后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②蛋白质C系统:包括蛋白质C、蛋白质S、凝血酶调节蛋白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蛋白质C为主要作用物,被激活后可水解灭活因子Ⅶa、Ⅴa,抑制因子Ⅹ及凝血酶原的激活;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通过形成组织因子-FⅦa-TFPI-FⅩa四合体,从而灭活F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抑制外源性凝血;④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7.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又称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其作用主要为:将组织受损后通过生理性止血过程所形成的血凝块逐步溶解,从而保证血管的畅通,也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8.输血的原则: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即使血型相同,在输血前还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中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的,适合输血;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的,也不主张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进行少量输血,输血速度也不宜太快,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受血者的情况,如发生输血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注。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Na+内流与Ca2+内流

B Na+内流与K+外流 C Ca2+内流与K+外流 D Ca2+内流与Cl-内流 E K+外流与Cl-内流

2 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 A 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B Na+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 C 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D Ca2+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 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3 心室肌细胞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是 Na+通道处于什么状态 A 启动 B 静息 C 激活 D 失活 E 开放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 A 0期除极 B 1期复极 C 2期复极 D 3期复极 E 4期

5 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E 有效不应期长

6 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E 有效不应期长

7 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是哪一期的快慢 A 0期除极 B 1期复极 C 2期复极 D 3期复极

E 4期自动除极

8 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 最大复极电位低

B 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小 C 0期除极速度低

D 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 E 动作电位无明显平台期

9 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心肌细胞 A 动作电位时程长 B 动作电位有平台 C 细胞间有缝隙连接 D 有自律性

E 有浦肯野纤维网

10 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 阈强度大

B 0期除极快 C 时程长 D 传导快 E 复极慢

11 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 A 窦房结 B 心房

C 房室交界区

D 心室末梢浦肯野氏纤维网 E 心室

12 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A 最大复极电位 B 阈电位 C 有效不应期

D 4期自动去极速度

E 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13 去甲肾上腺素使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是通过A 最大复极电位降低 B 阈电位水平下降 C If增强

D 膜对K+通透性降低 E 膜对K+通透性升高

14 乙酰胆碱使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是通过 A 最大复极电位降低 B 阈电位水平下降 C If增强

D激活细胞膜上的一种K+通道(Ikach通道) E Ca2+内流增强

15 超常期内心肌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A 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 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 0期去极速率高于正常 D 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 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16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B 阈电位水平高低 C 动作电位2期时程 D 钠泵功能

E 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17 可引起心肌传导性降低的因素是 A 细胞长度缩短 B 0期除极速度增大 C 0期除极幅度增大 D 心肌细胞部分去极化

E 邻近末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增高

18 下列哪种心肌细胞4期自动去极速度最快 A 窦房结细胞 B 心房肌细胞 C 房室交界细胞 D 浦肯野细胞 E 心室肌细胞

19 当细胞外Ca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A 收缩降低 B 舒张减慢 C 收缩增强

D 舒张增快 E 传导增快

20 下列哪项可引起心率减慢 A 交感活动增强 B 迷走活动增强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E 发热

21 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致 A P波增宽

B QRS波群增宽 C T 波增宽 D P-R间期延长 E ST段延长 22心动周期是指 A 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 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 心音活动周期 D 心率变化周期 E 室内压变化周期

23 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相 C 快速射血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快速充盈相

24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 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 骨骼肌的挤压

25 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 动脉血压升高 C 心率减慢

D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 快速射血相缩短

26 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27 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28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 为机能合胞体

B 肌浆网不发达,储Ca2+ 少

C 有自律性

D 呈\全或无\收缩 E 有效不应期长

29 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度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30 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31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 心室收缩期延长 B 等容收缩相延长 C 心室射血期延长 D 心室舒张期延长 E 心房收缩期延长

32 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 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B 横桥ATP酶活性 C 胞浆游离Ca2+浓度

D 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 肌动蛋白活性

33 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 A 快速充盈相 B 减慢充盈相 C 等容收缩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心房收缩期

34 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

A 每搏输出量 B 射血速度

C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 射血分数 E动脉平均压

35 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二尖瓣关闭音

36 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主动脉瓣关闭音

37 在血管系统中起血液储存库作用的血管是 A. 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