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施工组织设计宇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人防施工组织设计宇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物资准备:

1)开挖前要做好土方开挖施工队伍的协调工作,提前组织机械设备、劳动力进场; 2)建立测量管理制度,提前将所需仪器按要求进行配置。保质保量、高效的完成标高测量任务;

3)项目动力部门要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土方开挖施工安全、高速进行; 4)项目安全员要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增强各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5)物资部门要提前作好材料物资储备,准备好钢管、扣件、木跳板、铁丝等物品。

二)施工方法

确定行车路线和开挖顺序→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挖除地表垃圾土→第一层挖土→第二层挖土→集水坑等深坑挖土→人工清底

1、测量放线:

建立土方开挖期间的测量控制基准点和测量控制网,土方开挖前,测量员应放出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做好标高控制。

2、机械开挖: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标高,我方将对高层住宅区采用机械大面积土方开挖,利用反铲挖掘机分三次将其开挖到位,第一层开挖至自然地面标高以下2.0m,将地表垃圾土等破除并清理干净,第二次开挖至自然地面标高以下4m,第三次开挖图纸设计标高以上预留人工清理土方高度。所有土方均采取外运方式。

结合地质勘查报告,土方开挖考虑按照1:1系数进行放坡,因剪力墙施工时搭设钢管双排架,因此考虑1000mm的施工操作空间,机械大面积开挖后预留300mm厚土方进行人工清底。土方开挖应与现场标高定为测量同步进行,严格遵循“宁欠勿超”的原则。

在开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基坑开挖前必须对邻近构筑物、给水、排水、煤气、电力、电话等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摸清位置、埋设标高、基础和上部结构形式,当处于基坑较强影响范围内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保护;

(2)挖出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应在基坑边堆积,应尽量减少基坑边的地面堆载,严格控制在4KN/m2以下;

(3)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须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根据土体情况和挖土机械类型,

第 13 页 共 81 页

应保留300mm土层有人工挖出铲平。

3、人工清底:

人工清理桩间土和进行基坑土方清底时测量人员要做好标高标志以控制标高和平整度。用水准仪每4m左右测设一根钢筋标桩,标桩用直径φ12的钢筋打入地下约400mm深,在标桩上用红油漆作好标高标记,可利用该标记控制垫层厚度和表面标高。

基坑边角部位及一定数量的基底土方由人工用铁铲或铁锹清除,用三轮车运至指定堆放地点,再利用自卸汽车外运。

人工清底施工时,应做好对已清理完毕的基底的成品保护工作,机动车辆严禁在已清理完毕的基底上行驶。 二、土方回填

回填采用机械夯实和人工夯填两种方式。

现场设置实验室进行回填土含水率测试,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使其在最优含水率范围内。并在施工中遇天气变化或对含水率不确定时取样检验。对含水率较小的回填土可适当洒水,确保在最佳含水率情况下回填。现场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目视检验标准。

室内回填用斗车运送相应部位后卸土虚铺,再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直至相应的设计标高。室外回填使用人工分层回填夯实,靠近外墙防水层2m内采用人工夯实,施工过程中注意不得破坏防水保护层,虚铺土层按照规范要求。

用蛙式打夯机打夯的每层回填土的厚度控制在200-250mm,每层打遍底夯3-4次,夯夯相连,夯夯相接。人工夯实的每层回填灰土的厚度控制在200mm以内,每层压实遍数3-4次。每层应先对回填土进行初平,再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当天铺的土层必须要求当天完成夯压。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施工沿四周同时进行,填土时不得将土方直接从基坑边倾倒在坑内,应先用木板搭设斜道,斜道口用钢管搭设栏杆,防止小车翻入基坑内。每层填土面应顺长度方向留置排水坡度,并在基坑角部设积水坑。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土的配合比、含水率和粒径级配,回填后按照规范要求每100-400㎡取一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均为每20m取一点但不应少于1点,对回填土分层见证取样进行检验土方的含水率、密实度,确保回填土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节 模板工程

第 14 页 共 81 页

一、模板体系选择及构造

(1)人防地下室采用木夹板模,平台模板采用18厚木夹板,支撑系统采用A48钢管,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在砼底板面以上500mm处设置500高止水钢板,内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面上,外墙水平施工缝支模时必须拉通线,固定方法必须牢固,确保其刚度和稳定性,使其上下部砼接槎达到平整自然。电梯井、集水坑等部位采用砖胎模。

(2)人防地下室墙体、柱及梁模板采用915×1830×18木模板,横肋用双根φ48×3.2钢管,间距@450,竖肋用100×50木方,间距@250。人防区域所有剪力墙均采用A14止水螺栓中部焊接40×40×3mm止水片,间距450×450,竖向围檩采用50×100木方平放。钢管支撑系统排架立杆水平均间距800×800,上下端围檩悬臂长度不大于200MM,水平钢管三道,第一道离地面200MM,第二道离地面1800,第三道在木龙骨底部,必须纵横连接,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顶部木龙骨断面为50×100,龙骨间距不大于250。为防止模板接缝处漏浆,模板接缝处应拼装严密,墙柱模板下口采用水泥砂浆封堵。墙体部分预留洞用25厚板制作,长度大于700的中间留孔便于混凝土振捣,留孔不小于100×100,平台板铺设时必须平台板盖墙梁模。墙板回形销间距不大于450,封头处加密,平台模拼缝处贴胶带纸。

(3)为保证模板施工位置准确,确保墙体垂直度与平整度,采用焊限位钢筋来控制墙厚度,同时以弹模板300mm控制线来进行校正作为验收的依据,限位钢筋尽量焊在大规格钢筋上,板面向上50mm。

(4)安装工程所有预埋管,在模板封模前安装固定牢固,位置尺寸复核正确后再封模板,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及预埋件,预留洞的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二、模板施工

一)砖胎模施工

1、施工流程

放线→排砖→砌砖→内侧抹灰(防水施工一侧) 2、施工方法

人工清底完成并浇筑完垫层后,放出砖胎模线(地下室底板的砖胎模线为:底板外轮廓+防水保护层厚度+防水层厚度+抹灰层厚度),然后立皮数杆按一顺一丁方式错缝砌筑。砖胎模采用MU7.5普通砖、M5水泥砂浆砌筑,胎模面层需用1:3的水泥砂浆20mm厚抹面,阴、阳角处分别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20mm的圆角。

第 15 页 共 81 页

二)剪力墙模板施工

1、施工流程

放线→焊限位→安设洞口模板→安装外侧模板→安装内侧模板→调整固定→预检 2、施工方法

(1)高导墙(500mm高):

外墙模板采用18mm厚红松木模板及50×100木枋制作,采用木枋制作“U型箍”结合钢管支撑进行加固,具体详见下图所示。在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处,采用在剪力墙竖向钢筋上焊接定位钢筋的方法进行固定止水钢板,为防止模板倾覆,在高导墙施工时,用钢管脚手架固定。

(2)剪力墙模板:

人防地下室模板支设采用带止水片的Φ14对拉螺杆,横向背楞为2Φ48钢管,竖向背楞为100×50mm的木枋,其中木枋中心间距250mm。为防止模板倾覆,加钢管快拆头并与满堂架连接。模板制作完成后按间距450×450钻孔。为避免割除螺杆时在墙上留下的痕迹影响混凝土效果,封模时在螺杆两端穿上18厚50×50楔形木塞,螺杆割除后用高标号防水水泥砂浆填坑。内墙模板支设同外墙。剪力墙限位钢筋同墙宽,在墙体端部距地100mm布置一道。

水平施工缝室外自然地面双面胶粘海绵条对拉螺杆@457×457

地下室外墙模板支撑示意图 第 16 页 共 8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