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第5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江苏)新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第5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线粒体和叶绿体所含酶种类不完全相同;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及热能,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两者都与能量代谢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进行转录和翻译,都能发生碱基A—U配对;植物的根细胞和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厌氧型动物细胞中无线粒体;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5)蓝藻是原核生物,图1、图2所示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 (1)④⑦⑨ (2)④⑥⑨ ④ ②⑧

(3)①②③④⑤ ⑦→⑤→②→① (4)BE (5)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围绕细胞亚显微结构及相关信息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3.(2018·湖北黄冈八模)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修饰和加工有关 C.细胞器丙的成分与烟草花叶病毒的相近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

5

答案 C

4.(2018·江苏卷,26)如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1 2.0 2 1.0 3 0.5 4 0.25 3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解析 (1)图中三种结构清晰,可根据其典型特征判断出甲为细胞核,乙为线粒体,丙为叶绿体。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且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乙(线粒体)。(2)图甲中结构c是核仁,根据题意蛋白质合成活跃则结构c较大,蛋白质合成不活跃则结构c较小,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所以结构

6

c(核仁)与④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线粒体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通过e内膜向腔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通过h类囊体堆叠形成叶绿体基粒,生物膜的功能之一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4)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是指在某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必须在培养基中额外添加这些营养成分后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实验所用的链孢霉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自身不能合成胆碱。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应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H标记;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随着标记后细胞增殖代数的增加,测得的相对放射性逐代减半,故3种假设中最可能符合的是第Ⅲ种。

答案 (1)细胞核 乙 (2)④ (3)e、h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胆碱 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H标记 ③Ⅲ

考点二 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3

3

2.生物膜之间的协调配合 (1)在成分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②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7

(3)在功能上的联系

注意:(1)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这种生物膜,不具备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是对真核生物而言。

(2)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在分泌蛋白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整个过程中跨膜层数为“0”层。 3.常考的几类图解读

(1)下图是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

A图:分泌蛋白依次经过②③④⑤,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图:分泌蛋白依次经过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细胞外,⑧是线粒体,为该过程提供能量。

C图:放射性最先出现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然后依次出现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上。

(2)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膜面积变化曲线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