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发生5例以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确诊病例;

(4)一次疫情出现10例以上霍乱病例; (5)出现1例以上肺炭疽病例; (6)发生职业性炭疽5例以上;

(7)本年发生的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一季度的病例数增加5倍以上;

(8)连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生物恐怖事件; (9)出现5例以上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

(10)在一个潜伏期内,全市出现50-200例以上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

(11)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10天内出现3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

(12)两周内流行性感冒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以上; (13)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21天内出现1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14)两个以上区(市)在10天内发生5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

(15)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以上;

(16)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 1.4.3 较大疫情

(1)出现新发传染病(输入性埃博拉病毒感染、西尼罗病毒

- 5 -

感染、裂谷热等)病例;

(2)出现1例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 (3)出现一起确定性炭疽;

(4)出现一起不明原因物质的生物恐怖事件;

(5)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传染病暴发,出现2例以上病危或1例死亡;

(6)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病例并出现续发病例,有2例以上病危或1例死亡;

(7)在国际、国内重大活动、会议期间,相关单位内出现传染病病例;

(8)一次疫情出现2例以上霍乱病例;

(9)短期内特殊职业(如皮毛加工、牲畜屠宰)人群中出现3例以上炭疽病例;

(10)出现3例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 (11)本年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5倍; (12)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10天内出现10例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

(13)两个以上的区(市)在10天内发生100例以上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病例,并出现死亡病例;

(14)10天内流行性感冒发病500例以上;

(15)10天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发病数超过500例以上;

(16)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10天内出现10例流行性脑脊

- 6 -

髓膜炎病例;

(17)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21天内出现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1.4.4 一般疫情

发生除上述特大、重大、较大疫情以外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突发疫情。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决策领导机构

根据疫情的等级,启动不同级别的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根据疫情变化和预测,研究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项,并做出决策。 2.2 日常管理机构

街道监督疾控工作站是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辖区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同时承担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负责日常疫情报告、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工作。

2.3 应急指挥体系

按照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的指挥部,负责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在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

2.4 街道政府的职责

街道政府对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负总责,根据本预案研究制定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急预案。疫情发生时,根据街道政府

- 7 -

的部署,启动辖区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

2.5 相关部门职责 2.5.1 街道监督疾控工作站

(1)牵头做好辖区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

(2)组织拟定辖区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预案、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协调并指导交通、公交等有关部门,做好卫生检疫工作;健全疫情报告网络体系,组织开展全方位疫情监测,检查、督导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严密监视疫情动态;

(4)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迅速组织卫生技术力量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防止流行传播;同时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5)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科学知识,协助新闻宣传媒体和教育部门开展传染病的防病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意识;

(6)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乡镇卫生水平;

(7)组织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8)负责疫情所需治疗、抢救、消毒等物资的采购、运输、调拨工作。

2.5.2 街道宣传科

(1)负责突发传染病防治的新闻宣传工作,注意正确的舆论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