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土木工程地质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时,则岩石的结构称为斑状;如果基质为显晶质时,则称为似斑状。 (二) 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可以分为:

1.块状构造:致密的粒状构造,矿物在整个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其排列无一定次序,无一定方向,它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

2.流纹状构造:由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如流纹岩,是酸性熔岩中最常见的构造。

3.气孔状构造:喷出于地表的岩浆,冷凝时其中所含的气体逸出,形成许多气孔,是喷出岩所具有的构造。

4.杏仁状构造:喷出岩的气孔被某些矿物填充,如方解石,象杏仁一样,故称杏仁状构造。

5.层状构造。 (三)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最常见的是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几种矿物。

三、 岩浆岩分类及常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 (一) 岩浆岩分类

根据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共生规律等特征进行分类。见教材P14,表1-3。

(二) 常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

1. 花岗岩;

2. 闪长岩;

3. 辉长岩; 4. 橄榄岩; 5. 正长岩; 6. 花岗斑岩; 7. 闪长玢岩; 8. 辉绿岩; 9. 流纹岩; 10. 安山岩; 11. 玄武岩; 12. 伟晶岩; 13. 黑曜岩; 14. 浮岩。

§1.3 沉积岩

一、 概念 (一)沉积物

指一种沉积在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矿物颗粒或有机物质,如砾石、砂、粘土、灰泥、生物残骸等。主要来源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 (二)沉积作用

指形成及堆积层状沉积物的作用,包括沉积物物质供给区的母岩的离解,已离解出来的颗粒(有时包括火山物质等)及搬运一箭双雕沉积场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其它成岩变化,以及沉积物最终固结为坚硬的岩石的作用。 (三)沉积岩

是指在地表及地表附近、温度不高(-70~200℃ )、压力不大(1~几十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二、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的形成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 a. 沉积物质的形成——母岩的风化破碎作用; b. 沉积物的搬运作用; c. 沉积物的沉积作用;

d. 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 好,我们就将以上过程分别作讲解。 (一) 母岩的风化破碎作用

有关风化作用的概念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做详细的介绍。 岩石的风化产物按其性质可分为:

1. 碎屑物质:这类物质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如石英砂粒、云母碎片等,这类物质除未遭分解的矿物碎屑外,还有母岩直接机械破碎而成的岩石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