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沟矿井煤层气参数井及招标文件(20130505修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园子沟矿井煤层气参数井及招标文件(20130505修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园子沟矿井煤层气施工项目 招标文件

1、研究园子沟矿井煤层气开发的可行性;煤层特征、煤层气特征(煤层气的生储盖条件、储层的渗透性等)。

2、对2、3号煤层进行排水采气,获取排水量、产气量、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研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3、对园子沟矿井煤层气资源进行资源量估算和分区。

4、根据煤层气资料分析,评价该矿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煤层气排水采气试验,减少今后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

5、设计制定地面抽采的实施方案,制定合理的地面开发布井方案。 6、进行经济技术条件评价。 四、钻井地质 4.1 地层预测

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与浅灰白色细砂岩互层。泥岩质地细腻,水平层理发育,断面平整,夹黑色含炭泥岩及煤线,含植物茎叶化石,上部夹油页岩薄层;砂岩以细粒为主,局部为中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炭屑,分选好,次圆状,半坚硬,具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与变形层理,垂直裂隙发育。

下侏罗统富县组(J1f):岩性多为紫杂色花斑状含铝质泥岩夹铝质粉细砂岩,含菱铁质鲕粒。底部常见角砾岩,角砾成分多为三叠系砂岩及泥岩碎块。本组一般厚10m左右,最大25.40m(X30号孔)。与下伏三叠系中统铜川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侏罗统延安组(J2y):为含煤地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与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互层,中夹炭质泥岩及煤层。与下伏富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三叠系之上。自下而上分为三个段。第一段含可采的3煤层及3-1煤层,第二段含可采的2煤层及2-1煤层。第三段不含煤,井田内多因遭受后期剥蚀而缺失。厚度0~122.08m(Z19-2号孔),平均54.05m,向古隆起区减薄或缺失,向凹陷区沉积增厚。

中侏罗统直罗组(J2z):根据岩性、岩相旋回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泥质中~粗粒砂岩夹砂质泥岩、粉细砂岩,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多带黄绿色,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含砾中粗粒砂岩或细砾岩,特征显着,比较稳定,是划分直罗组与延安组界限的标志层。上段为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中粒砂岩。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常见杂色泥岩夹层,偶见泥质灰岩薄层,顶部较细,颜色较深。受后期剥蚀保存不全。本组厚度9.40(Z6-7号孔)~141.39m(K14-7号孔),平均94.52m。与下伏延安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侏罗统安定组(J2a):下部为暗紫红色砂质泥岩,夹灰绿色各种粒级的砂岩,底部

陕 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34 园子沟矿井煤层气施工项目 招标文件

为一层厚度较大的灰紫色含砾粗砂岩及细砾岩与直罗组为界;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中~粗粒砂岩及粉红色钙质泥岩,富含钙质结核。本组岩性成份成熟度最差,泥质岩含砂量大,并含石英细小砾石,砂质岩成分杂,多含岩屑,以含肉红色长石为特点,为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洪积相及河流相沉积。厚度45.40(Z8-2号孔)~180.25m(2-5号孔),平均132.04m,下与直罗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巨厚层状粗砾岩夹砂砾岩及粗砂岩薄层或透镜体。砾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含少量石英岩与石灰岩。砾径一般5~8cm,最大50cm以上,分选差,次圆状,钙质胶结,坚硬。本组厚度不稳定,厚度8.25(9-3号孔)~176.95m(11-3号孔),平均44.10m。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下与安定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岩性为棕红色中、粗粒砂岩,夹同色砂砾岩及砾岩层,同时,夹少量暗棕红色泥岩薄层。砂岩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较好,胶结疏松。具板状层理及大型交错层理。砾岩成分与宜君砾岩相同,但砾径较大,分选差,以次圆状为主,亦见次棱角~棱角状。砾石表面因砂泥质充填呈紫红色,胶结疏松。本组由东到西,厚度增大。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岩性变化较大,一般向北向东,砾岩减少,向南向西,砾岩增多。厚度42.20(30号孔)~686.20m(9-4号孔),平均278.29m。与下伏宜君组为连续沉积。

白垩系下统华池组(K1h):出露于主要沟谷及部分支沟,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与灰绿色泥岩夹粉~细砂岩,中夹蓝灰色、黄褐色与紫杂色砂质泥岩,局部地段夹有巨厚层状中-粗粒砂岩。泥质岩具水平层理及变形原理,见有龟裂纹,裂隙面有石膏薄层,为干旱环境下的湖泊相沉积夹河相沉积,地表出露厚度约30m。钻孔揭露厚度31.85(1-4号孔)~285.30m(35号孔),平均134.91m。

第四系及新近系(Q+N):下部岩性为浅棕红色粘土、粉砂质粘土,含钙质结核及石英小砾石、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底部有厚度不稳定的底砾岩沉积。最大厚度80m,平均35m。下与各组呈不整合接触;上部为浅棕黄色亚粘土及淡黄色砂质粘土,夹有较密集的棕红色古土壤层,具垂直节理。厚度一般80~150m,平均100m,不整合于各组之上。全新统仅发育于河流一级阶地、河漫滩,为冲积层及沟谷坡积、堆积物,厚度5~8m。

4.2 煤层及煤质 (1) 主要可采煤层

2煤层:位于第二段中部,与3煤组间距平均19.43m。厚度0.65~15.86m(K1-5

号孔),平均7.80m。为较稳定煤层,是矿井主要可采煤层。底板标高305.00~848.00m,

陕 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35 园子沟矿井煤层气施工项目 招标文件

埋深303.60m~817.97m。可采面积129.71km2,为大部可采煤层。属结构简单~较简单煤层。顶板一般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厚度2.00~5.00m。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度3.00~5.00m。

3煤层:位于第一段中部,下距延安组底面1.10~21.90m(3-7号孔),平均6.48m。

厚度0.10~11.10m(K5-10号孔),平均3.03m。为较稳定煤层,是矿井次要可采煤层。底板标高233.52~618.99m,埋深528.11m~889.45m。可采面积42.51km2,为局部可采煤层。属结构简单-较简单煤层。夹矸一般位于煤层下部,矸石厚度0.07~0.60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及泥岩。顶板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一般厚度1.00~2.00m,亦有炭质泥岩伪顶,厚度0.10~0.60m(11-2号孔),个别地段直接与第二段底部砂岩接触。底板多为灰褐色铝土质泥岩或铝土质粉砂岩,一般厚度3.00~5.00m。

(2) 煤的物理性质

园子沟矿井各煤层均属低变质烟煤,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均为黑色,条痕褐色、棕褐色,沥青光泽,内生裂隙不甚发育,裂隙被方解石脉或黄铁矿薄膜填充。2煤层为细条带状、均一状结构,3煤层为条带状、线理状、似均一状结构。层状构造,具贝壳状、阶梯状断口。煤的真密度:2煤层1.48 t/m3,3煤层1.50 t/m3。煤的视密度:2煤层1.38t/m3,3煤层1.41 t/m3。

宏观煤岩组分:2煤层以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夹镜煤条带或透镜体;3煤层以亮煤、暗煤为主,夹镜煤条带。各煤层局部丝炭富集,呈薄片状或细条带状夹于其它组分之中。宏观煤岩类型:2煤层以半暗型煤为主,夹半亮型煤;3煤层上部以半暗型煤为主,夹暗淡型及半亮型煤,下部以半亮型煤为主,夹半暗型煤。

显微煤岩组分,各煤层无机矿物含量较低,平均为4.31%~5.36%,以碳酸盐类为主,次为粘土类及硫化物类。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菱铁矿,方解石呈脉状填充裂隙。硫化物类为黄铁矿,呈黄白色蜂窝状和星散状形态分布于层面和裂隙,并填充于植物胞腔中。粘土矿物呈土黄、土灰色粒状形态分布于各基质中。各煤层有机组分含量较高,平均值在90%以上,其中镜质组含量:2煤层平均值为46.96%,3煤层平均值为48.44%;惰质组含量:2煤层平均值为47.63%,3煤层平均值为45.76%;壳质组含量较少,平均值为0.23%~1.11%。

(3) 煤的化学性质

水分(Mad):各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水分(Mad)在2.49%~11.28%之间,综合平均值为6.51%~7.73%。各煤层浮煤水分平均值在4.09%~5.41%之间。

陕 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36 园子沟矿井煤层气施工项目 招标文件

灰分(Ad):各煤层原煤灰分产率平均值变化在14.07%~18.30%之间,属低~中灰分煤。经1.4密度液浮选后,各煤层灰分产率平均值为4.57%~6.26%。2煤层原煤灰分产率5.17%~39.95%,平均值14.07%;浮煤灰分产率2.88%~8.65%,平均值4.57%。3煤层原煤灰分产率5.51%~39.12%,平均值18.30%;浮煤灰分产率3.48%~12.83%,平均值6.26%。

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各煤层浮煤挥发分产率平均值在33.13%~35.47%之间,属中高挥发分煤。2煤层为28.48%~38.26%,平均值33.13%,3煤层28.63%~41.71%,平均值35.47%。

硫分:2煤层原煤全硫变化在0.13%~2.14%之间,平均值0.42%,属硫分变化小的特低硫煤;浮煤全硫平均0.27%。3煤层原煤全硫变化在0.13%~1.43%之间,平均0.42%,属硫分变化小的特低硫煤。浮煤全硫平均值0.28%。

(4) 元素分析

各煤层浮煤碳含量综合平均值在80.26%~81.92%之间;氢含量变化不大,平均值为4.28%~4.71%;氮含量综合平均值为0.94%~1.06%;氧含量平均值在12.07%~14.26%之间。各煤层碳氢比为2煤17.9、3煤17.7。

4.3 煤层气地质

(1) 勘查阶段钻孔煤层气样品成果

矿井勘查阶段在74个钻孔中采集了122个煤层瓦斯样,其中2-1煤层29个孔29个样;2煤层61个孔63个样;3-1煤层3个孔3个样;3煤层25个孔27个样。此外,在6个钻孔中采集了8个顶板(围岩)瓦斯样,其中2煤层3个孔3个样; 3-1煤层1个孔1个样;3煤层4个孔4个样。

测试结果显示:2-1煤煤层气自然成分甲烷11.27%~31.59%,平均19.93%;二氧化碳4.00%~11.00%,平均6.40%;氮气63.51%~80.89%,平均73.67%;甲烷含量0.41 ml/g.daf~2.28 ml/g.daf,平均1.10 ml/g.daf。2煤煤层气自然成分甲烷9.76%~31.40%,平均19.06%;二氧化碳3.13%~15.14%,平均7.14%;氮气61.80%~81.01%,平均73.78%;甲烷含量0.49ml/g.daf~2.64ml/g.daf,平均0.98ml/g.daf。3-1煤煤层气自然成分甲烷15.41%~25.64%,平均19.82%;二氧化碳3.47%~7.51%,平均5.78%;氮气70.90%~77.05%,平均74.39%;甲烷含量1.05 ml/g.daf ~1.25ml/g.daf ,平均1.15ml/g.daf。3煤煤层气自然成分甲烷8.46%~35.15%,平均16.75%;二氧化碳2.30%~13.89%,平均8.43%;氮气62.17%~82.74%,平均74.75%;甲烷含量0.36ml/g.daf~2.01ml/g.daf,平均0.84ml/g.daf。

陕 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