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统计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七章 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计算和控制误差 B了解总体单位情况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意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随机原则 3、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 A、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既可大于后者,也可小于后者 4、无偏性是指( )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D、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5、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 )

A、小于总体指标 B、等于总体指标 C、大于总体指标 D、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6、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有(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不等 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8、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置信度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9、抽样平均误差是(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10、当成数等于(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11、对某行业职工收人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76%与84%之间 D.小于76% 12、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 D.概率度 14、在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 )

A、1/2倍 B、1/3倍 C、2倍 D、3倍

15、在进行纯随机重复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 )

A、增加25% B、增加78% C、增加178% D、减少25%

16、在其它同等的条件下,若抽选5%的样本,则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为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 )

A、1.03倍 B、1.05倍 C、0.97倍 D、95%

17、某企业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下1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这是(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纯随机抽样

18、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的方法是(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纯随机抽样

19、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时,可据以确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 )

A、不大于167% B、不小于163%和不大于167% C、不小于167% D、不大于163%和不小于167%

20、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45名女生,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A、0.24% B、4.85% C、4.97%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惟一的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E.全及总体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三、筒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 四、计算题。

1、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 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每包重量(克) 包 数 148-149 10 149-150 20 150-151 50 151-152 20 —— 100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2、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t=2)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两个变量之间的样本相关系数为0.7时,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 ) A.不相关 B.高度相关 C.中度相关 D.低度相关 2.经常用来描述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是( )

A.散点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饼形图 3.最小二乘估计法要求( )

A.所有自变量的平方和最小 B.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和最小

C.所有观测值的平方和最小 D.所有观测值与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4.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 ,说明两变量之间( )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相关程度很低 C.相关程度显著 D.完全相关

5.相关关系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从而变量x 对变量y 的相关,同变量y 对变量x 的相关( )

A.完全不同 B.有联系但不一样 C.是同一问题 D.不一定相同

6.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直线相关 B.完全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复相关

7.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γ=0 B、γ=±1 C、-1<γ<1 D、0<γ<1

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c=30+60x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增加( ) A.60元 B.120元 C.30元 D.90元

9.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 A.高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 D.低度相关关系 10,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 D.完全的依存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相关关系可分为( )

A.单相关和复相关 B.正相关和负相关 C.不相关和很相关 D.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E.高度相关、中度相关和低度相关 2.用来反映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指标主要有( )

A.总体相关系数 B.判定系数 C.估计的标准差 D.标准化残差 E.异常点 3.相关分析特点有(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4,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5.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三、计算题

1、假设某公司年广告费用与年销售收入的有关资料如表所示,要求: (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2)设年广告费用为自变量x,年销售收入为因变量y,要求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3)估计年广告费用为8万元时,年销售收入可能为多少? 年份 年广告费用年销售收入年份 年广告费用年销售收入(万元)X (万元)Y (万元)X (万元)Y 1 2 50 6 6 54 2 2 51 7 6 55 3 3 52 8 6 56 4 4 53 9 7 56 5 5 53 10 7 57

2、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销售额)

xyx n=9 ?=546 ?=260 ?2=34362 ?xy=16918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