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分离纯化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工艺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提取分离纯化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工艺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洗脱液 B洗脱液 C洗脱液

950 1055 1225

3401.56 5493.24 4178.74

54.29 87.68 66.70

注:柱前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记为100%

结果:B大孔吸附树脂对氧化苦参碱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并被90%乙醇洗脱,转移量为5493.24mg,转移率高达87.68%。

选择树脂量为600ml由树脂柱的大小决定,600ml树脂约占柱高的1/3,

A大孔吸附树脂是中极性树脂,属于中药专用树脂,适用范围是三七皂苷、绿原酸、原花青素、花色苷、广枣黄酮、沙棘黄酮等化合物,B大孔吸附树脂是极性树脂,适用于生物碱类化合物。C大孔吸附树脂是极性树脂,属于中药专用树脂,适用范围是甜叶菊、茶多酚、蒽醌类、酚类、咖啡因、有机酸、黄酮类等化合物。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是高极性的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选用树脂时选择了中极性和极性的树脂,而没有选用极性较弱的大孔吸附树脂。因为还没做有关洗脱浓度的考察,选择极性高的90% 乙醇洗脱,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氧化苦参碱易溶于极性高的溶液,90% 乙醇极性高易于把氧化苦参碱洗脱下来。 2 苦参树脂正交

所有的组别树脂量均为600ml,树脂为B大孔吸附树脂

选取上柱量、上柱pH、乙醇洗脱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氧化苦参碱总转移率为指标,采用L 9(34 )正交表安排试验。

表8:苦参树脂正交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1 2 3

上柱量(g) 300 400 500

上柱pH 5 7 9

乙醇洗脱浓度(%) 70 80 90

称取苦参饮片(氧化苦参碱含量3.25%)6份每份600g,将饮片处理成1~2厘米的片段,用3个电热套分2次提取,提取时加水量为14+12倍量,提取时间为1+1小时。将6份的提取液合并,放凉沉淀后抽取上清液,上清液共52.4L。柱前液取样用HPLC法测定其氧化苦参碱的量。根据上柱量的不同将分为:6L(300g)、6.8L(400g)、8.7Lml(500g)。根据每组不同的pH用5% HCl或者2% NaOH 调pH至所规定的值。上柱速度为3BV/h,洗脱也按照规定的乙醇浓度来洗脱,洗脱量为2BV,洗脱速度为1BV/h。洗脱液用HPLC法测定其氧化苦参碱量,并计算各组的氧化苦参碱转移率。各组别均按下表所示。

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表9:苦参树脂正交表

组别\\因素

上柱量(g) 上柱pH

乙醇洗脱浓氧化苦参碱除杂率度(%)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300 300 300 400 400 400 500 500 500 236.97 170.73 128.4 36.19

5 7 9 5 7 9 5 7 9 179.28 208.58 148.24 60.34

70 80 90 90 70 80 80 90 70 180.61 184.26 171.23 4.34

转移率(%) (%) 78.58 91.15 67.24 54.96 68.40 47.37 45.74 49.03 33.63

75.36 76.95 79.47 79.91 81.26 82.29 81.78 83.00 83.76

注:氧化苦参碱转移率是相对于柱前液的转移率

表10:苦参树脂正交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上柱量 上柱pH

平方和 1996 607

自由度 2 2 2 2

均方 998 303.5 15 3.5

F值 270.9 82.3 4.1

乙醇洗脱浓度 30 误差

7

由表10看出,上柱量和上柱pH的F值均大于18成高显著性,可以得出这两个变量对氧化苦参碱的转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第2组即300g药材量、pH 7的上柱液、80% 乙醇洗脱氧化苦参碱的转移率最高,且该条件下的除杂率也很高有83.00%。

1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 最佳工艺重现

在上述试验中确定了最佳的树提取分离氧化苦参碱的工艺,现对其进行3次重现。 称取2400g苦参(氧化苦参碱含量3.86%),14+12倍量的40% 乙醇回流提取1.5+1.5小时,提取液放冷抽取上清液,调pH至7,回收其中乙醇加水至上清液的原体积,上柱,上柱速度2BV/h,水洗2BV速度为2BV/h,2BV 80% 乙醇洗脱速度为1BV/h。

表11:最佳树脂工艺重现(1)

名称

体积(L)

氧化苦参碱质转移率(%) 量(mg)

水煎液 柱前液 上柱流出液 水洗液

58.0 55.0 53.0 6.0

78790.16 74891.88 2133.82 3085.98 63889.51

85.05(相对药材) 100(相对柱前) 2.84(相对柱前) 4.12(相对柱前) 85.30(相对柱前)

80%乙醇洗脱液 10.5

表12:最佳树脂工艺重现(2)

样品名

体积(L)

氧化苦参碱质转移率(%) 量(mg)

水煎液 柱前液 上柱流出液 水洗液

53.5 52.4 51.5 6.3

81472.77 76131.74 2375.22 3248.43 64541.57

87.95(相对药材) 100(相对柱前) 3.11(相对柱前) 4.26(相对柱前) 84.77(相对柱前)

80%乙醇洗脱液 11.3

表13:最佳树脂工艺重现(3)

样品名

体积(L)

氧化苦参碱质转移率(%) 量(mg)

水煎液 柱前液 上柱流出液 水洗液

54.2 51.4 51.5 5.5

80994.87 76386.25 2435.35 3096.56 66014.26

11

87.43(相对药材) 100(相对柱前) 3.19(相对柱前) 4.05(相对柱前) 86.42(相对柱前)

80%乙醇洗脱液 11.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行性,提取率85%左右,树脂柱的转移率在80%以上,能够重现最佳提取和树脂纯化工艺正交筛选结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