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整理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考试整理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简述卤素类阻燃机理:主要依靠卤素在高温下产生卤化氢气体,冲淡氧气成分,产生气体屏蔽作用,破坏了气相中的可燃性气体,达到阻燃目的。

5.阻燃效果的评价方法:一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

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种是通过测定样品的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来进行评判。面料燃烧都需要氧气,氧指数LOI是样品燃烧所需氧气量的表述,故通过测定氧指数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越高则说明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表示越难燃烧。

5.4防水防油整理剂

1.防水防油整理剂的作用机理:

若纤维表面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则具有拒水作用;若纤维表面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油类的表面张力,则具有拒油作用。通过采用石蜡、聚硅酮、全氟树脂等的处理,可降低纤维表面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达到防水防油效果。 2.荷叶效应的拒水自洁作用机理 1.蜡质结晶+细微结构=荷叶效应

蜡质结晶本身的化学结构具有疏水性,所以当水与这类表面接触时,会因表面张力而形成水珠,再加上叶片表面的细微结构之助,使水与叶面的接触面积更小而接触角变大,因此加强了疏水性,同时也降低污染颗粒对叶面的附着力。 2. 疏水自清洁性

由于莲叶表面的微结构「粗糙层」能够将空气保留在突起物间的底部,使外在的污物或液体无法完全沾附于莲叶上;被局限在这纳米粗糙层中的空气,其情形犹如在莲叶表面形成一层气垫(Air Cushion),污物或液体是由空气所支撑着;另外,盘交错结的纤毛状「腊质」,其结构亦有助于减少外来物与叶面间的接触面积.

3.有机硅类防水防油的作用机理:聚硅氧烷类化合物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硅氧主链发生极化,极性部分向纤维上的极性基团靠拢。极性基团发生定位的同时,迫使非极性部分的甲基定向旋转,连续整齐地排列在纤维的最外层。疏水性的甲基使纤维疏水化,从而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产生了拒水效果。

4.防水织物的评价方法:1.透湿性;通过从人体排出的水蒸汽进行测定,用JISZ 2208测试服料透湿度以达到4000克/米*2 24小时为好。 2.防水性

(1)织物的防水性 (2)衣服的防水性,即使织物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3)拒水性;用喷雾法(JIST l092)进行测定 (4)防风性;恩特兰特2和2000型有厚约40微米的聚氨酯薄膜层,有优良的防风性和保暖性。

(5)耐久性;作为防永透湿织物的耐洗性甚为重要,拒水度、耐水度、耐洗涤性和剥离强力都是涂层法比粘合法好。根据经验介绍,作为运动服用的织物剥离强力需在250克/厘米以上。

5.5抗菌整理剂

无机硅抗菌整理剂的种类: 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无机化合物类抗菌整理剂、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类抗菌整理剂、胍类抗菌整理剂、天然抗菌成分 整理效果评定----晕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