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学案(学生版) 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必修学案(学生版) 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电子排布 (2)原子半径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4)金属性、非金属性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6)氢化物的化学式 (7)与H2化合的难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 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 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Ⅰ)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 与酸或水反应: 碱性:

非金属性: 单质与氢气反应: 氢化物稳定性: 酸性(含氧酸): (10)化学式 (11)酸碱性 (12)变化规律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 +5 -3 +6 -2 +7 -1 — — —— — —— —— —— SiH4 PH3 H2S HCl — — — — — — — Page 5 of 31

(Ⅱ)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 与酸或水反应: 碱性: (Ⅲ) 金属性: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单质与氢气反应: 氢化物稳定: 非金属性: 氧化性: 还原性: 酸性(无氧酸):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

(1)先比较 , 。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 , 。

第三节、化学键

1.离子键:带 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是 ,成键本质是 。由 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 ,举三例不同类型的离子化合物 。

2.共价键: 的相互作用。成键微粒是 ,以 形成 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举三例共价化合物 。 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比较

定 义 键,共用电子对 偏移 键,共用电子对 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 的能力 成键原子电性 判断依据 举 例 非极性键 极性键 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 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 Page 6 of 31

3.化学键: 通称为化学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 和产物化学键的 。 思考:说出Ca(OH)2和H2O2中所含的化学键。

4.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 ”表示原子的 。 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1)原子的电子式:一般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写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例如:钠原子 、

钙原子 、氧原子 、氯原子 。

(2)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电子式与 相同。例如:镁离子的电子式 。简

·· n-[∶R∶] 单阴离子电子式,一般用 ·· 表示,n= ,氧离子的电子式为 。

写出氯化钙的电子式 。

(3)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注意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每个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 。写出N2和CO2 的电子式 。

(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一般形式是 原子电子式 → 物质的电子式。例如用电子式表示MgBr2

和H2O的形成过程 、 。

专题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

(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Na2S、CaC2等. (6)只有共价键.没有范德华力的物质——金刚石、单晶硅、SiO2、SiC. (7)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

Page 7 of 31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学案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_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____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___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 2CO是吸热反应)。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新能源 利用历史 常规能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性质 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核能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4、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类型 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原理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量能利用 Page 8 of 31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 燃料充分燃烧 新能源的开发 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