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重点案例汇总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重点案例汇总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答: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还应当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管线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围护结构内力、支撑内力、地下水位、地表中土体垂直位移、地中土体水平位移等项目进行监测。

4.补充浇筑与振捣措施?

答:补充砼浇筑与振捣措施:1.采取分层浇筑砼,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2.振捣及时、均匀,既不漏振,也不过振。重点部位二次振动。3.选择浇筑方案时,除应满足每一处砼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砼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砼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合理设置后浇带,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

5、针对背景中的渗漏情况,应采什么措施封堵?

答:针对背景中的渗漏情况,应采取的封堵措施:如果渗漏不是很严重的话,首先在缺陷处插入引流管引流,然后采用双快水泥封堵缺陷处,等封堵水泥形成一定强度后再关闭导流管。如果渗漏比较严重,那么首先应在坑内回填土封堵水流,然后在坑外打孔灌注聚氨酯或双液浆等封堵措施,等封堵后再继续向下开挖基坑。

2012年案例一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桥高30米,跨度为80m+136m+80m,箱梁宽14.5m,底板宽8米,箱梁高度由根部的7.5米渐变到3.0米。根据设计要求,0号、1号段混凝土为托架浇筑,然后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挂篮采用自锚式结构。

施工项目部根据该桥的特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项目部在主墩的两侧安装托架并预压,施0号、1号段,在1号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节段上拼装挂篮。

施工单位总部例行检查并记录了挂篮施工安全不合格项:施工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自行拆除了安全防护设施;电缆支架绑在了挂篮上;工机具材料在挂篮一侧集中堆放。

安全资料检查时发现:只有公司和项目部对工人的安全教育记录和每月进行

一次的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检查组随即发出整改通知单,要求项目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补充有关记录。

问题:参考答案:

1.本案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符合规定吗?说明理由。 答:施工组织设计由总监工程师审批不符合规定。

理由: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编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章,报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2、补充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答: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有:挂篮就位、按规范性能检测完成以后,①绑扎钢筋②立模③浇筑混凝土④施加预应力⑤挂篮对称前移⑥进入下一节段⑦直至合拢。

3.针对挂篮施工检查不合格项,给出正确做法。 答:本案例挂篮施工检查不合格项:

(1)拆除防护设施不正确。因为按规范高空作业必须有保证操作安全措施。正确做法:责令立即改正,预防再次被拆。

(2)电缆直接绑在挂篮上不妥。因为挂篮为金属构件,容易导致的触电事故。正确做法:①电缆加套管②按预定路线布置③较规范做法:将电缆M型折叠圈沿钢丝滑行,滑行部位设帘钩。

(3)工机具材料不准在挂篮一侧堆放。因为保持两肩平衡是悬臂浇筑安全质量的关键。正确做法:①必须上墩的钢材水泥和工机具等总重量不得超计算限额。②按重量在桥墩两侧均衡放置,防止发生倾斜。

4.项目部应补充哪些记录?

答:应补充的记录:(1)安全部分:技术交底记录,例会记录,事故及处理记录,整改通知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培训记录等。(2)其它记录还有:设计变更记录,质量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2012年案例二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承建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及进水泵房,其中沉淀池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池体直径为40m,池

壁高6m,设计水深4.5m.鉴于运行管理因素,在沉淀池施工前,建设单位将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更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变更协议。

项目部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列出池壁施工主要工序:①安装模板、②绑扎钢筋、③浇筑混凝土、④安装预应力筋、⑤张拉预应力。同时,明确了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中还包括满水试验。

项目部造价管理部门重新校对工程量清单,并对底板、池壁、无粘结预应力三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及主要的措施费进行调整后报建设单位。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预应力张拉作业时平台突然失稳,一名张拉作业人员从平台上**到地面摔成重伤;项目部及时上报A公司并参与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继续进行张拉施工。

问题:参考答案:

1.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

答:①安装模板、②绑扎钢筋、④安装预应力筋、③浇筑混凝土、⑤张拉预应力。

2.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不需计算)。

答: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湿面积由4.5米高的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两部分组成。

3.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后的沉淀池底板、池壁、预应力的综合单价应如何确定?

答: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后的综合单价的确定原则:(1)合同已有适用项目综合单价的,执行原合同综合单价;(2)合同中有类似项目综合单价的,参照合同中的综合单价执行;(3)合同中既没有适用项目又没有类似项目综合单价时,由承包人提出合理的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定后执行。

在本题所给的背景资料中,(1)沉淀池底板不变,按原有单价。其它类似施工参照水泵房定价。(2)池壁现浇,可参照本项目的同类工程曝气池确定。(3)电热预应力施工单价需要目部重新提出,经建设方确认。

4.沉淀池施工的措施费项目应如何调整?

答:沉淀池施工的措施费项目应进行如下调整:(1)合同中已有适用项目措

施费的,按合同中的执行;(2)合同中没有适用项目措施费的,由承包人提出合理的措施费,经发包人确定后执行。且措施费计算中,如果能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应按综合单价计价,如果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或不能计算工程量的应按“项”计价。

本例中,装配改现浇,应调整新增现浇模板费用。新增预应力的费用以及调整原装配的吊具费。

5.根据有关事故处理原则,继续张拉施工前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事故处理应执行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罚不放过、相关人员没有得到安全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根据有关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在组织张拉前事故处理时还应做的工作包括(1)针对查明的事故原因,对原先没有考虑或考虑不足的安全隐患制定更为系统的防护措施;(2)对直接作业人员进行更深层的安全技术交底;(3)重新组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012年案例三背景资料

某小区新建热源工程,安装了3台14MW燃气热水锅炉。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程序发包给A公司,并在工程开工前办理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消防审批手续以及施工许可证。

A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履行了报批手续。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

(1)A公司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将锅炉安装工程分包给了具有资质的B公司,并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合同备案。

(2)设备安装前,B公司与A公司在监理单位的组织下办理了交接手续。 (3)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到工地检查发现参建单位尚未到监察机构办理相关手续,违反了有关规定。燃烧器出厂资料中仅有出厂合格证。

(4)B公司已委托第三方损检测单位进行探伤检测。委托前已对其资质进行了审核,并通过了监理单位的审批。

问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