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13.你认为本文中的郑燮是个怎样的人?

(二)范仲淹从严教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①,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②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③云:“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④。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⑤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节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母忧:母亲的丧事。范公是指范仲淹。②诇(xiòng):看。③绐(dài):欺骗,撒谎。④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⑤场屋:科举考试的场所,这里指科举考试。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丞相殊∕留守南京

B.训督学者∕皆有法度 C.往往∕潜至斋舍诇之 D.出题使诸生∕作赋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掌( ) (2)妄( ) (3)法( )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适疲倦,暂就枕耳。

(2)由是四方从者辐凑。

17.从短文看来,哪些因素使得范仲淹的教学卓有成效?

(三)齐景公纳谏

景公筑路寝①之台,三年未息;又为长庲②之役,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途。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乎?”公曰:“途将成矣,请成而息之。”对曰:“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昔者楚灵王作顷宫③,三年未息也;又为章华之

台,五年又不息也;乾溪之役,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自息也。灵王死于乾溪,而民不与君归。今君不遵明君之义,而循灵王之迹,婴惧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长庲之乐也。不若息之。”公曰:“善!非夫.子者,寡人不知得罪于百姓深也。”于是令勿委坏,余财勿收,斩板.④而去之。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第七》)

【注释】①路寝:古代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②长庲(lái):台名。③顷宫:占地一顷的大宫殿。④斩板:指斩断绳子,撤除夹板,表示停止工程。

1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楚灵王/作顷宫 B.而/民不与君归 C.于是令勿/委坏 D.斩板/而去之 19.解析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作( ) (2)乐( ) (3)知( )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途将成矣,请成而息之。

(2)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

21.熟读选文内容,说说晏子是如何劝服齐景公的?

22.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古老的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三号”再访月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科技的海洋,泛舟科海,探索科技的奥秘吧!

(1)【活动一 撰写科技标语】市科技馆决定在你校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活动二 解读科普专栏】班级创办了一份科普报纸《科普园地》,报纸包含以下几个栏目:科技在线、科技博览、科普画廊、科技故事、科技前沿、科苑集萃。请你仿照示例,从上述栏目中任选一个,用一两句话来解读该栏目的内容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