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方便学生理解以及形成完整的认识,教材紧接着给出了表示“厘米”的符号“cm”,但只要求学生了解,不要求学生运用。

在认识厘米之后,教材让学生寻找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并以图片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例子: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长等大约都是1厘米,以此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表象,同时为后面的估量提供一些常见的标准。

最后教材通过文字说明厘米的作用: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为学生初步学会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或者判断、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作了知识上的准备。

(3)例3,用厘米量。

例3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材以用尺子量纸条长度的直观图示直观地展示了量的方法,并通过小精灵的话进行了具体说明:把尺的刻度0对准要测量的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同时图示中还暗含着用尺子进行测量另一个关键点,即尺子和被测物体的位置关系问题。“做一做”用于对学生测量方法的巩固。

(4)例4,认识米,从米量。

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例4呈现了学生用厘米量黑板长度的活动图,由于学生知道厘米用来量比较短的物体,在活动中自然用厘米尺量比较麻烦,从而引出米尺,使学生感悟到: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这样测量时就比较方便。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米的符号“m”,同样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学生运用。

在认识长度单位“米”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要求学生借助米尺看看1米实际有多长,并给出了学生活动的情境图:学生一庹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在自己身高的什么位置。由此,既帮助学生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又可以为学生估量物体的长度提供一些常见的标准,可谓一举两得。 (5)例5,米和厘米的关系。

由于米尺是标准的测量工具,其上自然能清楚地体现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材充分利用米尺这一天然的教具,向学生直观地呈现米和厘米的关系,即1米里有100个1厘米, 1米=100厘米。“做一做”其实是让学生用米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将用厘米尺量物体的方法迁移到用米尺量上来,同时继续渗透测量的本质或基本思想。 (6)例6,认识线段。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线段,教材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编排:首先,采用最为典型的实例——拉紧的一段线——为例,以直观、描述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线段;再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继续丰富线段的实例: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并让学生仿照此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体验由生活中的实物中抽取出线段的过程,丰富学生的基本经验;在如此丰富的实例的基础上,教材抽象出了3条长短不同的线段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线段可以有长、有短,位置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但它们共同的、本质的特点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教材对此进行了文字说明,并通过测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做一做”第2题,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并复习三角形的知识,同时渗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 (7)例7,画线段。

例7教学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方法。教材同样用直观图示的方式,通过小精灵的话说明画线段的方法: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为止。 (8)例8,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中的难点问题,教材编排了例8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判断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其实质可以归结为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

量,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其中,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别突出了判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或量,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其一是在1厘米的长度表象的基础上以熟悉的一拃的长度笔画出13厘米的长度,进而加以判断;其二是以小学生的身高为标准进行判断,并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才和旗杆一样高。这样编排,使得教材既有对判断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同时还以直观的方式描述了旗杆13米的高度到底有多高,进而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当然,实际教学中,学生采用的判断方法可能不止这两种,不管哪种,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即可。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教材又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可见,例题中突出了对标准的选择,进而重在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9)练习。

本单元的练习,重在长度观念的建立和估测的内容,以及通过直观感悟线段的特点。其中第2、3、5题要学生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物体的基本长度数据,为估量作好准备;第1、6、9题要求学生先估测,再进行测量,重在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此外,第6题还通过让学生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准备;第7题是以心理学上的错觉为基础的趣味练习题,重在使学生明确,比较线段的长短不能单靠眼睛看,而是要通过实际测量加以判断;第8题是针对学生学习难点的练习,重在巩固学生形成的长度单位的表象,以及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运用;第4、9题还渗透了估量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胡乱估计;第10题重在测量方法的拓展(不从0刻度开始量),使学生初步体会测量的本质;第11题是充满趣味性的综合题,既巩固测量的方法,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及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 (2)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有趣的素材、身边熟悉的实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口表述。

(3)充分利用厘米尺、米尺这一天然的教具,以及教师、学生的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4)本单元主要是认识厘米和米,会量、画线段,教学时应注意把握教学目标,不要提高教学要求,如,只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的符号,而不要求运用等。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内容与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从教材的具体编排上来说,本单元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三个小节与一个整理和复习,分别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具体结构如下。

例1、例2 不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3 进位加法

例1 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

例2、例3 退位减法

例4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例1 连加

例2 连减 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例3 加减混

例4 带小括

例5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整理和复习

2.具体教材分析 (1)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编排,分散了算理和算法的要点,并且在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以文字的形式、分3个例题逐步归纳出了计算的方法。

例1安排的是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重点解决竖式的写法问题(个位和个位对齐)。从情境图中引出算式“35+2= ”后,教材呈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用竖式笔算。其中口算是学生熟悉的旧知,教材没有具体呈现,重点呈现的是第二种算法。在编排上,第二种算法与小棒图对照呈现:单根的小棒与单根的小棒上下对齐、合在一起,体现在竖式中就是写竖式时应该个位与个位对齐、个位与个位相加,并以虚线框的形式说明计算的中间过程可以省略。这样编排,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口算的要求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了准备;二是通过小棒图清晰地呈现了竖式的写法(个位与个位对齐)及竖式计算的过程(从个位算起,个位的5加2等于7,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3落下来,3个十与7个一合起来就是37);三是沟通了口算和笔算的联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重在解决用竖式笔算时“相同数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其概括性比例2更深入一步,涵盖了例1的“个位与个位对齐”和例2的“十位与十位对齐”。教材具体的编排思路与例1类似,从算法的角度来讲,重在与小棒图相对照,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的写法(十位和十位对齐,进而提升到相同数位对齐)及竖式计算的过程(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5加2等于7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3加3等于6 写在十位上,十位上的6与个位上的7合起来是67),并通过小精灵的话使学生初步体会列竖式计算的计算顺序。教材从例1到例2渗透的都是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但并没有特别加以强调。这是因为,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其实从哪一位加起都是可以的,但遇到两位数的进位

加法竖式时,如果再从十位加起,就容易产生错误,为减少学生的错误,才规定“从个位加起”。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这里作了伏笔,便于学生在例3中通过与例1、例2的对比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好处。因此,如果有的学生在例1、例2的学习中提出从十位加起也是允许的。

例3编排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重点在于解决个位相加满十向进位的问题,以及笔算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其编排方式与例1、例2相同,结合小棒图有序而直观地呈现了“35+37”的竖式计算过程,并重点突出个位5加7得12向十位进“1”的道理(单根的与单根的合在一起,而单根的合在一起是12根,满十根又捆成1捆,放在整捆的下面,单根的还有2根;3捆整捆的与3捆整捆的合在一起,再加上新捆成的1捆,合起来是7捆;再将7捆整捆的与2根单根的合起来是72根小棒)、得数的个位上如何写、进位的“1”在竖式中的写法以及十位上如何计算(先算个位上的5加7等于12,向十位进1,写在十位数的右下角,个位上写2;再算十位上的3加3再加进位进上来的1,等于7,写在十位上;十位上的7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72)的问题,同时也应注意让学生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好处,使学生逐步学会并习惯列竖式时应从个位开始加起。

教学完例3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用竖式笔算两位数的加法应如何计算,并适当加以总结概括: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在编排上,教材并没有完整地呈现这些概括性的文字,也没有出示加法法则的名称,其目的是要求教师重在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算理,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笔算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对概括性的文字死记硬背。

3个例题的“做一做”都增强了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其中,例1、例2的“做一做”重在解决竖式的写法;例3的“做一做”更注重竖式计算中个位的写法(进位问题),并且3道题体现了3种不同类型进位问题:第一小题是与例类似的进位问题,第二小题是个位相加得10的进位问题,第三小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第15页练习二的第6题也是针对性的专项练习,通过让学生确定两位数加法和的十位上的数字,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进行加法计算时,确定得数的十位上的数时要注意加上进位进上来的“1”;二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算的能力,可在计算前先判断计算中有无进位,进而选用合适的计算策略进行计算。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编排思路大致与加法的编排思路一致,只是由于竖式的写法问题已经在加法中解决了,减法中就没有再编排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这样,减法部分包括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例1)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例2、例3)两部分内容。

例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重在理解列竖式笔算减法的算理及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教材同样从情境中引出具有简单数量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列式并用竖式进行计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至此为止,学生只学过非正式的统计表(一年级下册),正式的统计表的知识到二年级下册才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引导学生理解例1的统计表中数据的含义,再进行下面正式教学内容的教学。在计算方法的呈现上,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知识基础,又刚刚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因此,教材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进行初步地归纳,教材对此以“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的问题加以体现。这里还需要提出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算理,在不退位减法中,教材用带数位的圆片图代替了小棒图,以划掉的方式清晰地表示减法,为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及算法提供了直观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