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试题集和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图学试题集和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地图学》试题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 / 34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2 / 34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 45. 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46. 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47. 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

48. 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 49.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

50. 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

3 / 34

51. 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52. 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线,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 53. 分层设色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图。

54. 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按经差2o,纬差3o划分。 55. J—50—5—E表示1:5万地形图。

56. 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

57. 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

58. 统一与协调原则是地图集编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

59.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

60. TM1绿波段: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二、名词解释

1.地图 2. 直线定向 3. 真子午线 4. 磁子午线 5. 磁偏角 6. 子午线收敛角 7. 磁坐偏角 8. 方位角 9. 象限角 10. 地图学 11. 三北方向 12. 大地体 13. 水准面 14. 大地水准面 15. 椭球体16.天文经度 17.天文纬度 18. 大地经度 19.大地纬度 20.1956年黄海高程系 21. 地图投影 22.地图比例尺 23.主比例尺 24.局部比例尺 25. 长度比 26.长度变形 27. 面积比 28. 面积变形 29. 角度变形 30. 等变形线 31. 方位投影 32. 圆住投影 33.圆锥投影 34.等角航线 35.高斯-克吕格投影 36. 墨卡托投影 37. 地图概括 38. 分辨敏锐度 39. 视锐度(视力) 40. 分区统计图 41. 定位符号图 42. 普通地图 43. 专题地图 44.地理图 45. 陆地水系 46. 等高线 47. 等高距 48. 等高线平距 49. 示坡线 50. 分层设色法 51. 居民点 52. 交通网53. 作者原图 54. 编绘原图 55. 地图集 56. 遥感技术 57.时间分辨率 58.空间分辨率 59.卫星影

4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