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综合检测卷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综合检测卷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

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故答案为:A;B;AB;O.

【分析】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31.【答案】(1)多;炎症 (2)血小板

(3)贫血;铁及蛋白质丰富

【解析】【解答】解:(1)、分析化验单可知,白细胞的正常值为:(5~10)×109个/L,而C的测定值为15ⅹ109/L,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多,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B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可以注射或口服消炎药治疗.(2)、血液中的血小板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当伤口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3)、从检查结果看,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110~160g/L,而D的测定值为90g/L,此人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故D患有贫血.因为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应补充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32.【答案】(1)C

(2)红细胞;多;RBC;最下 (3)D

【解析】【解答】将盛有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发现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 (1)在该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故选C

(2)正常生活在高原和平原的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同,高原比平原的人该细胞数量多,在血常规化验单上其英文缩写为RBC,存在于该试管的最下层中.

(3)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存在于该试管的最下层中,它的特征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若血常规化验中该结构低于正常值,应该多补充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4)血液成分的质量不同,加入抗凝剂就会出现血液分层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1).C

(2).红细胞;多;RBC;最下

17 / 19

(3).最下; 浓度高; 浓度低; 铁和蛋白质 (4).D

【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据此解答.

33.【答案】(1)肺;②;肺静脉;体 (2)心室;心房

(3)④;有动脉辮阻止倒流;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有节律地收缩.与其泵血功能相适应 (4)100

【解析】【解答】 (1)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据图可见:血液循环的起点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18 / 19

(3)心脏四腔,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若往新鲜离体猪心的④中注水,水将从④主动脉溢出,原因是动脉辮阻止倒流.还有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强有力地收缩,就像泵一样,能将血液泵至全身,这都体现了人体器官的结构总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4)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故答案为:(1 )肺;[②]肺静脉;体; (2)心室;心房;

(3 )④有动脉辮阻止倒流;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有节律地收缩.与其泵血功能相适应; (4)100.

【分析】图中各结构的名称为:Ⅰ右心房,Ⅱ右心室,Ⅲ左心房,Ⅳ左心室,①上腔静脉,②肺静脉,③下腔静脉,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19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