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告世界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走进广告世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主题的表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仅依据主题是无法了解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的。因此,在确定主题后,还需要把主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围绕每一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在主题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主题的类型大致有三类:基于儿童兴趣的主题、综合性主题、跨学科主题。三类主题的发展,一般从儿童有兴趣的主题发展到涉及学校、地区的主题,在发展到跨学科的综合性主题。小学生侧重儿童有兴趣的主题。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确立及类别

课题相对的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是指学习、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解决问题的重大事项。确立课题的过程是一个归纳过程。归纳指的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层面由低到高分类整理。归纳的过程是比较、筛选、剔除、提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定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点进而确立研究课题。指导“确立课题”即指导归纳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科学的分析,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类型包括:

(1)知识探究型。这是课题中的最低层次,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定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学习研究尽管只是初步,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无疑是全新的起点。

(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对某一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寻找导师给予指点,花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

(3)社会调查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是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十分可喜的现象,学生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调查,撰写出调查报告。

(4)创造发明型。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高的活动层次应当属科技的创新发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取得了成果。然后应用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如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设计应用性学习课题都属于这一类型。 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表述要求和方式。

主题是某个活动的名字,要求高度概括活动的内容,他要求既能传递综合实践活动某一活动或项目的主要信息,又能吸引读者,指导学生表述好一个主题十分重要。在主题表述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最恰当的主题表述方式。主题表述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确定的依据是学生归纳整理后的问题,看这些问题围绕着什么归纳成若干个小课题,再进一步提炼出活动主题。主题表述需要在师生间达成一致。活动主题确定后应如何表述呢?

1、主题表述要求:(1)主题题目要醒目具体,要求准确反应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例如:“工业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范围太大,工业废物范围宽泛,学生显然无力完成这么大的课题。如果改成“××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题目就具体多了。(2)主题表述要准确,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切忌模糊。例如:“网络游戏研究”。很显然,性合格标题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很模糊,没有界定研究范围和方向,如果改为“××学校学生玩网络游戏对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则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方向就一目了然了。(3)主题表述要注意语序。主题犹如论文的标题,并非句子,因此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用短语形式来表达。例如:“小学生追星现象的探究”等。 2、主题表述方式:(1)以活动涉及的对象为主题的名称表述。如:《五芳斋粽子》、《一次性筷子》等;(2)以主要活动为主题名称表述,如:《关于近视问题的调查》、《校园手机的调查》等;(3)以主要问题为主题名称表述,如:《纸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4)以学生在

活动中的主要体验为主题名称表述,如:《我是××小导游》、《今天我当校长》等;(5)以学生活动的主要空间为主题名称表述,如:《走进敬老院》、《走进军营》等。 七、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和学生活动方案撰写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存在一系列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忽略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我们的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制定活动主题实施方案的同时,针对学生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教师指导方案)是教师有效知道的第一环节。

(一)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撰写要求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的开发工作,它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了分阶段的预设,明确了一个主题活动目标及各阶段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教师的指导重点、实施的要点以及评价的建议等,也可以称作教师指导方案,它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基本呈现形式。设计与制定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可以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教师指导方案包括学期指导方案,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常是教师小队合作完成的,因此,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前开发完成,并提供给其他参与指导的教师参考,再由各小组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完成各小组活动指导计划的开发工作。一般来说,一个活动主题设计方案中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要素,即活动主题(主题名称、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分阶段的学生主要活动、时长、教师指导重点等,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异)、活动实施建议等。制定教师指导方案,有利于教师明确指导任务,落实具体的指导行为。

1、活动主题。①主题名称,主题是某个活动的名字,要求高度概括活动的内容,它要求既能传递综合实践活动某一活动或项目的主要信息,又能吸引读者。教师指导学生表述好一个活动的主题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要求准确反应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特别是关键词选用要准确、贴切,切忌模糊。如:“关于邯郸市农林路交通状况的调查”,从标题中能够非常清楚地反应研究内容、范围和方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表述,要求直截了当地说明活动研究的问题,使读者看到主题,就对活动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在主题的表述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最恰当的主题表述方式。②活动背景。活动背景就是需要考虑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可以简要阐述主题形成的经过或起因,简要分析主题的内在价值。在活动背景的描述中,忌将整个课程设置的背景或整个课程的背景作为一个主题活动的背景,缺乏针对性,否则将不利于教师理清设计思路。

2、活动目标。将课程总目标细化成可操作的具体主题活动的目标,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课程的总目标的关键之所在。在活动主题确定后,活动计划实施的各阶段、一次具体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目标的制定上均有要求。①各阶段目标的表述,是指学生参加某一阶段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如选题阶段的活动目标、实施计划阶段的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构建生成的课程,随着各阶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体验与认识的不断深化,活动目标将不断生成。因此不同的活动阶段要考虑设计不同的目标。②一次具体活动目标的表述。是指学生参加某一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一次具体的活动是一个主题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是一次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是一次课外的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对主题活动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在设计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

3、活动适用年级。是指参加活动学生的年级情况。尽管许多主题在不同年级均可实施,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不同年级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明确了实施的年级,整个活动设计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活动设计者与指导者。①设计者,即主题活动的主要设计人员,既可以是一位教师,也可以是一个教师团队。标明设计者,一方面明确了责任,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知识产权或开发的版权,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认同。另外由于开发成果是可以共享的,有时开发者和实施者并不相同,标明了设计者还有利于实施者和开发者的沟通。②指导教师小队,是承担活动实施指导任务的教师团队。许多主题活动的指导不是教师个体能承担的,它需要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组织成相应的教师指导小队,有利于该团队的形成以及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有利于活动的落实。

5、活动准备,是指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源准备。既包括活动所需的文本资源的准备,如文献、档案、课外读物、录音带、录像光盘等的准备,也包括一些超文本资源的准备,如学校现有的资源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社区、名胜古迹等的开发,还包括人力资源的利用,如学校内部教师和校外热心参与活动人员的调动等。

6、活动时长,是活动起始至活动结束之间的时间长度。在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下。在设计时既要有总长度,如几个月,又要有具体的课外活动时长及课内活动时长,这样的时长设计便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对活动进行整体的规划。

7、活动实施过程,这个环节是活动实施的重点,可分阶段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也可采用可跳转的模块设计思路。各阶段目标设计是对主题活动总目标的分解,在过程设计中不仅要有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的设想,还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指导重点的设计。例如:在小课题“绿化带与小区环境”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就可以将研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激发兴趣、确定专题。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播放一些花草树木被践踏、被损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社会公众意识,组织学生讨论,从而确定活动的研究专题。②指导研究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题确定恰当的研究方法。如拍摄有关破坏绿地的录像和照片;统计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进绿地的人数;开展问卷调查,对街头的过往群众进行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及当地专家。③分组实践探究。包括编排小组,合理分工;宣布活动要求;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准备和研究活动的方法、途径等。④总结与汇报成果。包括根据收集的数据图片和调查的问卷等资料撰写活动报告,并构想独特的汇报形式,准备汇报、交流并展出;包括撰写并制作幻灯片,向老师和同学展示。

8、活动评价建议,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中也必须要凸现活动的评价,这部分应重点突出活动的评价方式。①通过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②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对活动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评价。教师定期把学生在前一段的表现在小组活动中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状态,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激励。另外,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结合实践成果的评价更有利于全面形成总结性评价结论。对各小组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辛勤劳动,对有创新的小组要予以鼓励。归纳学生实践内容和方法,评价学生时要从新知识的构建和新技能的掌握两方面对达标度进行分析,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9、活动实施建议,活动实施建议是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相关对策的预设,由于主题活动是由一个教师团体共同实施的,所以,明确的实施建议将帮助团队内各成员了解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及相关对策,关注活动的细节,有效地减少活动阻力,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活动方案撰写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活动方案是学生开展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活动的预设性。保障了活动的有序进行。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主题活动方案使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它能让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从而实现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的目标。

主题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本组的课题、本组承担的问题、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目标、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等。 1、课题名称要明确,在活动主题方案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大致明白课题的研究方向,但并不能把握课题研究的切入口,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这便要求教师指导时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扣紧问题。

2、活动方式要科学合理。在活动方式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活动方式,二是不懂得自己的活动应该用什么活动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研究方法的参考书、网址、或启发引导,或直接提议,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活动应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研究步骤要具体可行。制定活动方案的目的是让活动开展得更有序,所以可行性是活动方案的灵魂。什么样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方案的有些细节可能在设计之初不被全体成员认同,在确定前可以讨论、修正;在确定后即使存在不同意见,也需要按方案实施。具有可调整空间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按方案实施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图索骥的过程,因为在现实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情景千变万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方案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学会根据实际情景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条理清晰、安排具体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如果方案中对活动步骤及过程缺少必要设计,没有时间的安排和分工的考虑,就很难在具体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对活动中的困难有充分预期的方案可行性较强。对活动中困难的预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的重难点,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也可有效的防止学生在活动中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

活动主题的不同,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学生是在错误中长大的,错误是一种履历性、情景性的教育资源,教师指导的目的不在于告知学生正确的方法,更注重引导其进行过程中的反思。

4、长方案短计划。主题活动的方案往往是对一个综合性主题的时间安排,是对活动的一个整体规划,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学生针对具体的活动制定相关的短计划。如在上网查询前,对要查找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在采访活动前,拟定采访提纲;在制作道具时,还需要有相应的设计图或流程说明;在成果展示活动前,学生需要有详细的展示计划等。

5、预期成果展示要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往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展示类型。如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一般采用实验展示、调查报告、结题报告等;项目与应用设计的展示形式可以有作品或模型、小发明与小制作、设计图等;参观与考察项目的展示形式有活动中的照片、调查报告、演讲等。所以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所开展活动的类型设想预期的成果及展示形式,既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也要能体现本组的个性特色。

6、注重细节。学生在制定方案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线条太粗”。由于生活阅历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对细节的考虑。如:学生在制作采访问题的方案中往往忽略采访前与对象的联络,外出活动路线设计、交通安全,被调查、访问的单位能否接待,采访记录的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等。如果这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为此,教师要在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給予及时提醒,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充分准备。 (三)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方案注意事项

学生在初次拟定活动方案时,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需要经历感知——模块——自主设计的过程。首先,教师可先将自己拟定的活动总方案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了解方案的基本要素、拟定方案的基本方法。然后,教师可设计相对固定的方案设计表给学生填写,指导学生思考方案设计时的主要问题,当学生对方案的设计比较熟悉的时候,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方案的设计形式及要素。学生的主题活动方案设计完

成后还需在班上进行交流,以协调各组间的合作,解决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方案的交流,找到最佳活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生成性的,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主题也就不断生成。只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我们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用“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眼光来引领学生,与学生协商式、民主式的确立主题,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课改之花开得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