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述的是对一位雄辩家的培养和要求,也是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集希腊和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一)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每一个人都是有前途的,都有成为优秀演说家、雄辩家的希望。

(二)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他认为,作为演说家应当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他应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上的老师。三、他必须善于运用自己的声调、手势、表情和姿态。

1、及早施教:他认为教育最好从摇篮里开始。

2、内容广泛的课程内容

3、 教师的职业素养: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公认的有学问的人”,是道德的典范。

第三章 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重点、难点: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官学、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在各个朝代的特点;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特点。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一)汉代文教政策

1、汉初的文教政策:汉初实行黄老之学,与此同时也允许其他诸子思想存在与发展的文教政策。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汉武帝即位之后,董仲舒为其提供了一套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思想政治理论,并提出了三大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选举,广取士;置明师,兴太学。“独尊儒术”、排斥诸子的文教政策,是封建专制社会制度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

(二)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

(1)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旧博士官以经授徒的基础上,下令在都城长安设立太学。汉代在中央设太常一掌管太学的官。

(2)宫邸学校:是一种设于宫庭中的学校。

(3)鸿都门学校: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招生对象多为出身低下者,内容为辞赋、小说、字画等。这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

2、地方学校:汉代地方行政中郡一级才有学校设立,地方学校的设立早于中央官学。

二、唐宋时期的官学体系的完善

(一)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唐朝时,尊佛重道,也重儒学,唐朝统治者非常注意维护三教的平衡。从思想发展来说,隋唐时期儒、道、佛三教已成融合之势。宋朝从赵匡胤开始便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

(二)唐宋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1、唐朝的官学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儒学性质的学校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各类专科学校,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2)地方学校:适应中央集权和科举的需要,按行政区划和各地管辖范围大小及人户多少,设立了京都府学、大中小都督府学、上中下州学、京县学和上中下县学等。

唐朝教育发展的特点:封建等级性突出,儒学成为主体,非儒学也居重要地位,学校设置形式多样化,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地方学校异常发达,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2、宋代的官学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宋代的中央官学在唐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有大学 、小学;有进行儒学的机构,也有专科学校的设立;有独立的中央官学,也有附于各行政机关的学校。

(2)地方学校:宋代州、县两级均设有学校。

三、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一)明清官学教育制度

1、明朝的官学制度:明初统治者对学校教育颇为重视,强调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为此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建设。

(1)中央官学:明时的中央官学主干是国子监,旁枝是宗学与武学。

国子监: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便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定都南京后,又将其更名为国子监。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北京再设国子监,就有北监和南监之分。国子监的管理人员有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掌馔等。国子监的学生统称监生,其来源有四类。国子监的教学组织分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同时读《性理大全》《说苑》《御制大诰》《大明律》等。还有习字、习射等。国子监还实行“监生历事制”。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派到中央各部门或地方实习吏事。

(2)宗学、武学:宗学是专为皇亲国戚等贵族子弟而设立的贵胄学校。武学是一种军事学校。

2、地方官学:明代的地方官学亦因对学校教育的重视而较为发达。主要有:

(1)儒学:包括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都 司儒学。

(2)社学:明代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儿童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社学的教师称社师,一般挑地方上有学行的长者为之。

明代除上述学校外,还设有医学、阴阳学、武学等专门学校。

2、清代的官学教育:清代的官学教育体系沿袭明制,也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1)中央官学:清代的中央官学以国子监为主,以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算学、俄罗斯文馆等为旁枝。

国子监是全国学校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又是中央大学 ,所以它又称为国学和太学。设于清朝立国之初,分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教学。

算学馆和俄罗斯文馆。康熙九年即在八旗官学中挑选学生学习算学。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

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的一所俄文学校。于乾隆二十二年创办。

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系为皇亲宗室、八旗子弟专门设立的贵族学校。

(2)地方官学:清代的地方官学主要有依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统称儒学,以及在乡间设立的社学,此外还有在地方上设立的卫学、义学等。

(二)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冲击

1、科举制度的沿革:隋初的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隋炀帝便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唐朝的科举取士科目大多因袭隋朝,分常科(按时举行)和制科(不定期举行),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主要方法是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

宋朝重文轻武,对科举制加以改进:增加殿试;从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为防止舞弊建立锁院制度和糊名、誊录制;增加录取名额;取消吏部试。

元朝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在:实现民族歧视政策;放松对参考人员身份的限制;题目较容易。

明朝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在:将三级考试改为四级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进士一科;方式主要有经书义和策论;考试规则更严格。

清朝科举因袭明朝,只在科考中增加小楷一门。

2、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作为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选士制度,它使封建社会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同时,也由于它标榜“公正”“客观”,与学校教育相比少了门第、身份的限制,因而也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科举以文取士,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知识的地位。

但由于统治者常常重取士轻育士,科举制度又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障碍,学校几乎失去其育才的功能,而成为科举的附庸。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所谓私学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之内,由个人或社会集团主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