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历年期末考试题与答案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历年期末考试题与答案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6年2月物理化学-下试卷

课程_物理化学(A)或(B)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序 选择题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评 计分 选择题A 1、在298K时无限稀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的摩尔电导最大的是: (A) H (B) Cl (C) NH (D) NO

2、用对消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是为了使待测电池的外电路 (A) 电流稳定 (B) 电流接近零 (C) 电势差无限大 (D) 电势差接近零

3、已知 298K 时 H的 =35010 Smmol,

Ac的λ=4010 Smmol 而实验测得某醋酸 (HAc)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Λ(HAc)=5.8510 Smmol,则此溶液中 HAc 的电离度为: (A) 0.015 ; (B) 0.017 ; (C) 0.019 ; (D) 0.021

4、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1 (B) 2 (C) 3 (D) 4

5、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下列何种方法得到的: (A) D-H 极限公式 (B) 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值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实验直接测得 6、298 K、下,将直径 1×10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需多大压强才能防止水面上升?已知此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72×10N·m。

(A) 288 kPa (B) 144 kPa (C) 576 kPa (D) 316 kPa 7、BET公式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A) 获得高压下的吸附机理 (B) 获得吸附等量线 (C) 获得吸附等压线 (D) 测定固体的比表面 8、下列物系中为非胶体的是:

(A) 灭火泡沫 (B) 珍珠 (C) 雾 (D) 空气

9、在一定温度下,将一个大的水滴(设为球形)分散成许多小的水滴,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A) 表面能; (B) 表面张力;

(C) 饱和蒸气压; (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10、在稀的砷酸溶液通入 HS 制备硫化砷溶胶 (AsS),该溶胶的稳定剂是H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

(A) [(AsS)·nH,(n-x)HS]·xHS (B) [(AsS)·nHS,(n-x)H]·xH

(C) [(AsS)·nH,(n-x)HS]·xHS (D) [(AsS)·nHS,(n-x)H]·xH

11、对表面活性剂溶液,要较好发挥其作用,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单体浓度是: (A) 大于CMC (B) 小于CMC (C) 接近、稍大于CMC (D) 等于零

12、在 pH<7 的 Al(OH)溶胶中,使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①MgCl、②Na2SO4、③KFe(CN)。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聚沉能力的大小次序为: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13、下列体系属于单相的是:

(a)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 (b)漂白粉 (c)大小不一的一堆尿素碎粒 (d) 墨汁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稳定化合物有相合熔点,不稳定化合物有不相合熔点 (b)稳定化合物熔化后其组成不变 (c)不稳定化合物在其熔点以下就分解

(d)稳定化合物和不稳定化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不稳定化合物的组成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15、用热分析法作等压相图,当步冷曲线出现停顿(即平台)时,体系一定处于: (a) 二相平衡 (b) 三相平衡 (c)条件自由度F * = 0 (d) 前面三者均不对 16、巳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 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不对 17、对仅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

① C~t成直线关系 ;② 1/C~t成直线关系;③ C~t成直线关系; ④ t与C无关; ⑤ t与C成反比; ⑥ t与C成正比。其中正确的是: (A) ① ⑤ (B) ① ④ (C) ② ⑤ (D) ② ⑥ 18、对气相双分子简单碰撞理论,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活化分子一经碰撞,必然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B) 反应物分子迎面发生碰撞一定发生反应 (C) 活化分子只有经过迎面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D) 发生反应的分子对在碰撞时其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不小于阈能 19、对气相双分子反应,比较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达式和阿仑尼乌斯方程可知:

??E??HE??H?2RT armarm(A) (B) ??E??H?RTE??H?1/2RT armarm(C) (D)

20、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

(A) 改变反应途径 (B) 改变平衡常数 (C) 提高活化能 (D) 改变G 计算题:卷A 一(10分)、以M代表某金属,MCl代表其氯化物,是一强电解质,设下列电池:

M | MCl(1 mol·kg) | AgCl | Ag; 在(0~60)℃间的电动势E与摄氏度t的 关系为E=1.200V+4.00 10V(t/℃)+9.00 10V(t/℃),25℃时的E(M|M)= -0.9636 V, E(Cl|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 298K 时上述电池可逆输出 2F 电量时,上述电池反应的G ,S,H及可逆热Qr;

(3)若该电池反应不在电池中进行,则25℃等压下其Q为多少? 二(5分)、已知在 298K 时,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7Pa,请计算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2nm 的水滴表面的蒸气压为若干?设水的摩尔质量为 18.016×10kg·mol,密度为 1×10kg·m,水的表面张力为 0.07197N·m。

三(10分)、过氧化氢在含有碘离子的中性溶液中分解的反应式为: 2HO -→ 2HO + O ;

其反应机理如下:HO + I HO + IO ;

IO +HO HO +O + I 。 设IO 处于稳态,试建立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四(10分)、A和B完全互溶,已知B(l)在353K时的蒸气压为101.3KPa,A(l)的正常沸点比B(l)高10K,在101.3KPa下,将8molA(l)与2molB(l)混合加热至333K时产生第一个气泡,其组成为0.4,继续在101.3KPa下恒压封闭加热至343K时剩下最后一滴液体,其组成为0.1;将7molB(g)与3molA(g)混合气体,在101.3KPa下冷却到338K,产生第一滴液体,其组成为0.9,继续恒压封闭冷却到328K时,剩下最后一个气泡,其组成为0.6。已知恒沸物的组成是0.54,沸点为323K。(组成均以B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 (1)画出此二元物系在101.3KPa下的沸点--组成图.

(2)8molB与2molA的混合物在101.3KPa,338K时:(a)求平衡气相物质的量分数 (b)此混合物能否用简单的精馏方法分离A,B两个纯组分?为什么? 五(10分)、已知电池:Ag,AgI(s)│KI(m,=0.65)AgNO(m,=0.95)│Ag,在 298K 时的电动势为 0.720V,并已知 m=1mol·kg,m=0.001molkg 求:1. AgI 的K;

2. AgI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设在纯水中?????????1) 六(10分)、反应 CO + HO  HCO,已知k(298 K) = 0.0375 s,k(273 K) = 0.0021 s,ΔU=4.728 KJ·mol,设ΔU在此温度范围内为常量。试求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2006年7月物理化学-上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题目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 2 3 11 12 13 一 二(1) 二(2) 二(3) 二(4) 二(5) 二(6) 总计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下列物系中的状态性质中不是强度性质的是:

(A)  ; (B)  ; (C)  ; (D)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热量越多;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热力学能越大; (C) 体系的焓等于恒压热;

(D) 体系的焓就是体系所含的热量。

3、对于可逆变化有:Δ=∫/,下述各说法中,哪一个正确:

(A) 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 (B) 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 (C) 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 (D) 可逆变化熵变为零 4、一个热力学体系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其状态函数变化等于多少?

(A) ΔA及ΔG等于零,ΔS、ΔU、ΔH不等于零 (B) ΔA、ΔG、ΔU 等于零,ΔS、ΔH不等于零 (C) 只是ΔS不为零

(D) ΔA、ΔG、ΔU、ΔS、ΔH 均为零

5、有关热力学可逆过程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是体系一定回到初态的过程;

(B) 体系的状态变化无限缓慢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C) A、B 状态间绝热可逆过程作最大功;

(D)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状态变化可以在状态图上用曲线表示 6、下列过程ΔH≠0的是:

(A) 理想气体恒温膨胀过程;

(B) 恒压、恒熵和不做非体积功的可逆过程; (C) 真实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

(D) 任一个绝热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 7、下列偏导数属于偏摩尔量的是:

(A) (S/n), (B) (G/n), (C) (U/n), (D) (H/n),

8、液态理想混合物的热力学定义可用体系中任一组分 B的化学势来表示,即:

(A) =(T,P)+RT(P/P) (B) =(T,P)+RT(C/C) (C) =(T,P)+RTx

(D) =(T,P)+RT(m/m)

9、对于HO(g)+CO(g)=CO(g)+H(g) 反应,下列哪些因素改变不影响其平衡:

(A)升高温度 (B)通入氢气 (C)降低温度同时增加压力 (D)通入惰性气体

10、对于同一化学反应,若反应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写法不同,则其标准平衡常数K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G:

(A) K相同,G不同; (B) K不同,G相同; (C) K和G都不同; (D) K和G都相同 11、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0 ; (B) =0 ; (C) Δ=0 ; (D) Δ=0 。

12、与分别代表压力和体积。乘积是哪种物理量的单位: (A) 体积功 ; (B) 力 ; (C) 冲量 ; (D) 能量 。

13、对于下列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可用=-n(-)计算功的是: (A)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或压缩 ; (B) 纯物质的等压升温或降温 ;

(C) 液态纯物质可逆地气化为蒸气(视蒸气为理想气体) ; (D) 理想气体在等压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 14、298K,101.33kPa 下,对于反应: 原电池Δ

Zn(s)+CuSO(aq) Cu(s)+ZnSO(aq) 烧杯中Δ 正确的是:

(A) Δ>Δ ; (B) = ; (C) Δ= ; (D) 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