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000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000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0001)

21 《庄子》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思想主张;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把握故事的寓意。

2.理解文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学习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会对话中人物的语气,理解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把握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大鱼海棠》中关于鲲的片段)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动画片吗?动画片中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了解传说中的鲲。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2.背景资料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

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那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3.知识链接

(1)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