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绪论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是上个世纪末才出现的新生事物。由于出现的时间短,发展极为迅速的,业界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电子商务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从售前服务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另外,关于电子商务,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的参与程度,给出了许多表达方式不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6]:

国际商会于1997年11月,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 Commerce)。会上专家和代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最有权威的阐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电子商务涵盖的业务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节、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销售、电子支付(使用电子资金转账、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运输(包括商品的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以及可以电子化传送的产品的实际发送)、组建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的中小公司的权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得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

美国政府在其“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指出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显然,在该定义中,对商务活动的定义是很笼统的[7]。

欧洲议会关于“电子商务欧洲动议”给出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得。它包括了产品(如消费品、专门设备)和服务(如信息服务、金融和法律服务)、传统活动(如健身、教育)和信心活动(如虚拟购物、虚拟训练)。”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报告草案中对电子商

4

第一章 绪论

务的定义为: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和结算。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为: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线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或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也有许多国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模型进行了研究,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有:

1.Robert J.Kaufman和EricA.Walden的Kaufman&wden模型。该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建立,由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存在互动关系的五大模块组成[2]。

2.E.W.T.Ngai与F.K.T.Wat合作提出的Ngai&Wat模型。该模型从技术、应用题、保障与支持问题及其他研究等四大领域对电子商务研究。

3.E.Turban,D.King,J.Lee and D.Viehland等人的Turban.eta1.模型。该模型在2004年得出,由一个铺垫、一个中心和三个层面组成。

4.Urbaczewski、Jessup and Wheeler等人提出Urbaczewski et a1.模型。该模型从组织层面、技术层面、经济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对电子商务进行深入的研究。

5.Choi等人提出的Choi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产品形式、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对电子商务进行了分类。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理论探讨分析,针对中国物流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了两者的关系。 第三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5

第一章 绪论

第四章对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提出了对策。

6

第二章 基础理论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电子商务概述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内容

电子商务是什么?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劳动、生活、学习的新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类通信与交往方式,间接地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直到渗透、改造、重塑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标准与增值方式。因此,电子商务是一个泛社会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而广之、最终实现普遍应用的发展过程。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Internet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EC或Electronic Business简写EB)。通俗的说,电子商务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网络)的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互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8]。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包括组织与个人在基于文本、声音、可视化图像在内的数字化数据传输与处理方面的商业活动。欧盟委员会《欧洲电子商务提案》中规定:“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基于对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数据的电子化的处理和交换,电子商务包括了对货物和服务的电子贸易、数字内容的网上交货、电子资金转移、电子股票交易、电子提单、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开发以及针对用户的直接广告和售后服务等各种各样的商业行为。”[9]

总体看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从宏观上讲,电子商务是计算机网络的又一次革命,是在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不仅涉及电子技术和商业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