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从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看,由于内容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民族的语文教学也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形态语言与非形态语言,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上肯定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等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我国古代的“文史不分家”、“文道合一”、“尊师重道”等教育思想影响着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

3.语文教育是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联结民族感情,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民族发展有着十- 15 - 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新兴的独立国家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到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

8

国、法国;从自我标榜为人权大国的美国到崇尚大和精神的日本,都把语文教育作为最核心 的基础科目来设置和建设,并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以色列在1948年复国后,选择了曾是先祖使用的希伯来语作为官方语言。通过学校教育不到30年时间,不仅使这种古老的语言死而复生,而且使这个民族摆脱了上千年的流亡生涯,顽强而迅速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语文教育民族化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走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以汉语文为主要载体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不仅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无限的福祉,而且曾泽被九州,惠及四海,赢得宇内景仰,肇使世人折服。马克思说“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中华民族正是一个有着深厚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古老民族。从《周易》、《道德经》到《庄子》,从《论语》、《孟子》到《墨子》,无不闪烁智者的光辉,仁者的胸怀。难怪《中国之哲人孔子》一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后,中国热波及整个欧洲,孔子被尊为道德政治与哲学最博大的学者和预言家。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未来属于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4]——而这种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以汉语为载体。世人如此崇尚,何况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呢?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汉语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陶冶了一代代子民的心智,锻造了一代代子民的灵魂。 汉语不仅陶冶出本民族的巨人,而且还感染了外民族的智者。泰戈尔在1924年访问中国时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被中国绚丽多姿的文化思想所感染。在所有的艺术中,中国文学是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有如一条缦回曲折的画廊,当你置身其中定会陶然忘返。阿倍仲麻吕就因不解的诗结两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最后终老长安。

中国的戏剧起步虽晚,却仍使法国的大文豪伏尔泰惊叹:“戏剧之发达最早的,莫过于伟大的雅典和中国。”[6]一生创作60余部剧作的关汉卿,早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近400年,《窦娥冤》被列入世界十大悲剧之林。

远在先秦,中国就有了小说的萌芽。歌德曾感慨地说:“中国有千百种这样的小说。在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小说呢!”[7]从魏晋志怪小说、唐五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小说最后发展到明清两朝,小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四大名著相继出世,不仅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二)走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培教育民族情感 汉语文是中华民族意识孕育爱国主义激情、凝聚成伟大民族精神的无穷源泉世界上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无论它是强大还是弱小,是富裕还是贫穷,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象儿子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中国尤其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谱写了一首首不朽的篇章,而这一首首不朽的篇章又激励着

一代代爱国的仁人志士。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到“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潇洒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亡告乃翁”的牵挂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忧戚??字字血泪,句句深情,饱含着历代文人对祖国的生死之恋,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而奋斗,而献身。

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感,还反映了乡土、乡言情结之上。肖邦怀土,犹太返园,都是乡土情结的表现。以汉语为主要表达工具的中华民族,似乎这种情结、这种意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9

中积淀得越来越深沉。在他乡,故乡的方言是那样甜美;在异邦,祖国的语言是那样亲切。 现当代,多少人漂落国外,或偏隅台海,“思乡”、“乡愁”成为了创作的一大题材??这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语言情结中的爱国恋家的赤子之心。 (三)走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之路,热爱民族语言

汉语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后来都衰落了,先后出现了历史长期中断的局面,只有中国被称为“香火不断的金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连绵不断的延续性,表明了中华民族极大的凝聚力。而这极强的凝聚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汉语。特别是秦朝书同文之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面,也曾出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但无论哪朝哪代,汉语都以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成为各朝的通用语。如鲜卑族统治北方时,完全采用汉语,最后鲜卑族、汉族不分了;后来的元、清两朝也都以为汉语为官话,满族现在仍以汉语言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字。[8]可以说,汉语不仅保存了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要靠科技来振兴经济,二要靠精神来武装我们的灵魂。应该说,这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这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就是汉语。确实,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然而,毋庸讳言,仍充满着血腥与喧嚣。一个丧失了民族灵魂的民族,绝不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改革语文教育,提高汉语文教育的质量,是民族复兴的呼唤!不要忘了30年代日本要征服中国,除了武力之外,还用了日语;也不能忘了,墨守成规的语文教育曾害了自己,也几乎害了我们的民族;更不能孰视无睹的是今天!如今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纠正了“五四”以来“汉字不死,中国必亡”的偏激言行,但在年轻一代中,漠视和滥用汉语,崇尚和滥搬洋文者比比皆是。某些歌词、媒体中生硬、矫揉造作的汉洋夹杂呈上升之势。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生活丰富、时代进步的表现。确实,个别行为并无大碍,偶然为之无伤大雅,作为点缀也无可厚非。但这一旦成了一种“潮流”,形成了一种“共识”,其影响就不能不让人担忧了。20世纪初期,国家灾难深沉之时,国人留学国外,是为了回国报效;20世纪中期,国家一穷二白,多少人在国外功成名就,毅然又归返故土;然而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裕和强大的今天,出国留学回来的却没有几成,且从少年留学到儿童留学者屡禁不止,有增无减??这一切与许多人对祖国语言和文化的隔膜与冷淡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有我们的母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热爱自己的民族,就得从热爱自己的语言做起,热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祖国的体现。为此,语文教育如不以体现民族精神为核心,则怎么叫语文教育。民族性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汉语文教育民族化是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人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优良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脱离不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脱离不了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一个个鲜明的个体组成的民族,而任何一个个

体都是一个民族中的个体。民族的共性影响着个体的个性,个体的个性丰富着民族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最突出的是他们赖以工作、学习、交流的工具——语言,以及由此创造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和逐渐形成的共同的风俗习惯。作为一个民族的个体必须植根于本民族这一厚实的土地上。汲取本民族丰富的营养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离开了这一切,势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到它那里去”。作为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传承手段——语文教育不能偏失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0

对我国语文教育来说,走民族化道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在蓬勃发展的世纪之交,曾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百多年侵略和蹂躏的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独立、繁荣、富强的愿望,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制度为这愿望的实现又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正确的途径。在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中,人才成为了各国、各民族占领制高点的关键。时代呼唤人才,民族呼唤人才。教育作为孵化人才的母机不可推卸地承担着这一神圣的使命。语文学科作为教学科目中基础中的基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而且作为一门深入人的心灵的学问,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既体现了我们民族对人才的呼唤,又激励着广大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成才。这样,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便决不是一种干瘪的说教、一种抽象的描述,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界。在这样的文化境界里,谁还会留下“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呢,只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

(二)人的健康成长必须用优秀品德和先进思想来浇灌,也缺少不了正确方法的培育 走民族化道路,凸现汉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发掘和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优秀成果,不仅能找到很好的内容,而且能找到有效的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来,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莫过于“素质教育”。从各级政府到普通老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和实践。然而,素质教育似乎并未取得想象中的效果。冷静分析,是有些人并未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其实,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碰撞时许多青少年价值取向模糊、精神道德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所以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教育当代青少年怎么做人的问题。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古代的教育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其精华就是人格教育。 1.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说,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实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格的教育

“从孔子年代起,直到19世纪末,中国汉民族的语文教育一直是儒家伦理道德、经世济时、知识百科教育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学习语文同时学做人,这是经久不衰的一种传统”。[10]人格是什么,人格教育又是什么,不同的历史范畴肯定有不同的内涵。我们认为人格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健康人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想、意志、情感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而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就是理想的人格,就是健康的自 我”。[11]打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篇章实在就是一首首理想人格的赞

曲。如爱国之忱、乡土之恋、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如“九死而犹未悔”的坚贞,“海枯石烂心不变”的情爱;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凛然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当今的青少年身上又能看到多少呢?从“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的迷惘到“跟着感觉走”的麻木;从“想要买酒来浇愁,却懒懒不想出去走”的无聊懒惰到厌学贪玩寻刺激的堕落;从不堪“重负”和

批评而做出惊人之举的脆弱到大大小小不问青红皂白自投国外“罗网”的自贱??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尽管有失偏颇,但不管怎么说是我们语文教育改革的时候了。“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12] 2.传统语文教育体现了人格教育应有的原则和方法,闪烁着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思想火花

(1)尊重学生,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最早体现了这种思想,

11

他认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平民思想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认为学习的权力不分贵贱,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2)让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如果说老庄的法乎自然、倡导自由人生的思想还不能说是系统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理论,那么孔子、孟子、王守仁等的实践和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孟子则通过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教育学生应顺乎学生成长的规律。明末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注意儿童的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性,乐喜游而惮拘俭,如草木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 [13]指出顺应儿童天性他们就会日日有长进,反之,就如同冰霜摧残花卉一般。

(3)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思想。中国历代教育家都注意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提出教学应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则系统、完善地概括了这种思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14]

(4)推陈出新的创新思想。我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都强调推陈出新,另辟蹊径。《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人赞誉“标新立异二月花”和批评“生吞活剥”也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这种思想。唐韩愈认为:“师古圣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能者非也,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他反对“踵常途 之促促,窥陈编以资窃”。[15]事实上,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其他领域, 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经久不衰,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造中求得了新生和发展吗!

四、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也是汉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微词甚多。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认为语文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教育。遗憾的是一方面大家齐呼人文精神的回归,一方面又给人文精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觉得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实,我们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是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啊!因为人文精神无非是两大块,一块是类人的,一块是个人的。类人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当然这并不排除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个人的则是与这种精神相适应的人格。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追求拥有健全的人格。——然而,我们似乎正在丧失,正在沦落。正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正确理解语文教育中的民族性,也就找回了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找回了我们正在丧失和沦落的人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讲了,就有明晰的目标可辨了。 语文教育遭受批评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工具性、实用性得不到充分的突出,语文教育中出现了“少、差、慢、费”的现象。[16]这似乎与凸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因为要学好语文基本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至少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明确为什么要学,二是学什么,三是到底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这是母语,是你交流、思维、学习以致报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