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查经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以西结书查经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指拿圣殿中的金子等收买外国势力)。(关于犹大劝说埃及的附录:汤普森(CAH,3:213)说:“与遥远而又关系疏远的巴比伦相比,犹大还是愿意相信离她比较近的埃及以帮助她。新的法老合弗拉(Hophra,即Apries)接替了尼哥的儿子PsammerichusII,他急切地想再次征服地中海沿岸以前的附属国,所以他入侵了巴勒斯坦。而巴比伦军队无疑也是极力扩张的军队,但由于长期驻留海外引起士兵思乡及厌战情绪,从而出现纪律溃散的问题,所以他们撤出了巴勒斯坦,把它拱手让给了埃及。而犹大王再次燃起希望,巴比伦不再回来,耶利米也再次击碎他们的梦想(xxxvii-789)”。他说:“’看哪!法老的军队前来援助他,他们要回到埃及自己的家园,迦勒底人要再来攻打这城,他们将夺取这城,将它焚为灰烬。’说迦勒底人不会打回来是毫无益处的;他们肯定会回来。尽管巴比伦军队从耶路撒冷撤军,但这只是暂时的撤退。”)

e.上帝要使她“所爱的人”转而攻击她16:35-43

上帝的惩罚是要召集所有犹大曾“恋慕”的国家来攻击她。他们将毫不留情,剥去她的衣服,把她当淫妇对待。他们要焚毁她的房屋,杀害她的百姓。像一个被冒犯的丈夫,上帝看到这一切就平息了怒气。上帝惩罚犹大是为了使她不再淫乱。

f.上帝把犹大的污秽的历史与她的姐妹的历史相比16:44-59

上帝引用了一句俗语来说明他的观点:“母亲怎样,女儿也怎样。”犹大的母亲是赫人,父亲的亚摩利人。犹大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就不难想像她的行为会怎样。她的姐妹也淫乱。她的姐姐是撒玛利亚,妹妹是所多玛。两者是代表因各自的罪而受到上帝惩罚的两群人。而犹大仿效她的姐妹,甚至比她们更败坏。她的行为如此败坏,以致于相比之下,撒玛利亚和所多玛显得并不败坏。但这三群人将回到她们犯罪以前的状态。(我承认,我对此感到困惑。所多玛的居民已被毁灭;这里的意思是不是上帝在千禧年的时候要重建这城?参太11:20-24)。犹大曾非常骄傲,鄙视她的妹妹所多玛,不愿提及她。现在,她的罪恶被揭露出来,因而将受到以东的藐视。上帝会也所犯的罪审判她:她的罪是她违背了上帝的约。

g.上帝宣告令人安慰的复兴的信息16:60-63

这段经文包含上帝完全赦免犹大并复兴她的奇妙应许。和撒玛利亚、所多玛一样,上帝要和犹大立约。她因而“知道他是耶和华”。她会永远记住自己可耻的、堕落的行为,并得蒙上帝的赦免。“不是按着前约”表明上帝要单独与她立约。

10.两只鹰的比喻17:1-24

a.第一只鹰(巴比伦)17:1-6

这只鹰与众不同。它来到黎巴嫩,将香柏树梢拧去(“柏”的原文通常是指羊毛,可能是指树梢像羊毛一样的东西。)。香柏树在《圣经》中经常被用来指骄傲,因为它是非常珍贵的树木,在中东一带非常受人欢迎。因为香柏树生长在黎巴嫩,黎巴嫩这一地名经常和香柏树一起出现;虽然它总是指其他的地方。香柏树的树梢,或它最好的树枝被带到集市上,放在有许多商人的城中(参看17-18章)。鹰又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插在肥田里。它慢慢地生长,长成一株葡萄树,并且是朝向那鹰(巴比伦是其保护者)。而它的根在鹰下面(在耶路

撒冷的犹太人)。

b.第二只鹰(埃及)17:7-10

这葡萄树逐渐向另一只鹰延伸,寻求它的浇灌。这一行为似乎很有效,因为葡萄树结了许多果子。但上帝说,他要将它拔出,让它枯干。

c.解释17:11-21

上帝在犹大国灭亡之前的有关他自己的教导很有启发意义。和希底家所立的约及所发的誓是出于耶和华(17:19)。犹大被巴比伦所灭并不是坏事(参耶24章,好无花果)。在所有这些在犹大王国最后的二十五年中发生的悲剧性事件中,上帝显明了他是宇宙的主宰。反抗巴比伦、向埃及或其他国家求援是完全错误的。

第一只鹰代表巴比伦。香柏树梢代表约雅斤被带到商人之城(巴比伦)。种子代表公元前597年被掳的犹太人。第二只鹰代表埃及,希西家及其谋士曾寻求她的帮助来抵御巴比伦。埃及答应帮助犹大,并曾派兵使巴比伦人暂时撤退,但他们无法提供永久的帮助。

d.上帝宣告,将来他要栽下一个特殊的枝子,17:22-24

以西结传讲了另一个给人盼望的信息。前面提到的枝子都被弃绝(参耶23章类似的信息:犹大诸王被弃绝,而弥赛亚[枝子]却兴起)。这树枝将被栽在高山上,长成一株佳美的香柏树,成为飞鸟的栖息地(参但4章,尼布甲尼撒的王国)。而且,其他(各王国)都将认识到上帝掌管万有。“他使一个升高,众人降卑。”

11.上帝指出人的责任18:1-32

a.上帝指明他掌管一切人类活动,并且他不偏待人18:1-4

犹太人抱怨他们所受的苦都是因为祖先所犯的罪所导致的。他们引用了“酸葡萄”的俗语。上帝驳斥他们说,所有人都属于他,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参申24:19)

b.上帝说,义人必定存活18:5-9

我们应该注意这段文的语境。本章中的生与死是指身体的而不是属灵的生与死。我们不能确切知道,上帝是否是说,他会放任恶人死去或让人犯罪,但很显然上帝是教导人个人的责任是什么。义人是:

公义,且行正直与合理的事,

不敬拜偶像,

不犯奸淫,

不做亲近经期中的妇女,

不压榨穷人,而是扶持贫困人,

不抢夺他人,而是施舍衣食给贫穷人,

不放债获利,

不作恶事,

公正待人,

遵行上帝的律例和典章。

这样的人必存活!

c.上帝说,不义的人必然灭亡18:10-13

义人的儿子的行为可能正好与他的父亲相反,这样的人必定要灭亡,他的罪必归到他自己的身上。

d.上帝说,行事公义的儿子必不需为他父亲的罪而受责罚18:14-20

显然当时并没有父亲的好行为可以补偿邪恶的儿子的恶行的观念,但人们的确认为,父亲的罪恶将由他的儿子承担。上帝特别否定了这要观念:儿子如果品行善良和他的祖父一样,不管他的父亲怎样,他必然存活。

人们坚持认为儿子应当承担他父亲的罪责,(这一错误观念源于对出20:5节的误解(参34:6,7)。耶利米否定了这一说法(31:30,注意他甚至引用了32:18中的律法规条以及申24:16)。“追讨父代的罪”是针对憎恨上帝的儿女所说的。)而那段经文可能更多地讲到父辈的恶行对后代造成的影响。然而上帝认为每个人都将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审判。

e.上帝说,人如果改变他的行为,上帝对他的态度也会改变18:21-32

上帝向心灵痛悔的人施恩。恶人如果转离恶行,就将得到上帝的赦免;他将不因过去的罪恶而受罚(18:21-23)。

相反,义人如果弃善行恶,他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他过去的善行也不能使他逃脱上帝的责罚(18:24)。

上帝说,不管人怎样看,他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人们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上帝并不因恶人灭亡而高兴,但他是公义的上帝,因而他按公义行事(18:25-29)。

这些观念也对以色列适用。上帝呼吁她悔改,回转归向他。他们要为自己做一颗新心

和新灵,不然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上帝并不因任何人的灭亡而快乐――所以他极力劝他们悔改(18:30-32)。

12.耶和华告诉以西结他为以色列君王所作的挽歌19:1-14

这一预言是以挽歌(哀歌)的形式出现,针对以色列的君王和首领。他们的母亲被描绘成带着小狮子的母狮。第一中幼狮被抚养成为领袖,但却被抓到埃及(这可能指约哈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到了埃及)。第二只“幼狮”被带到巴比伦(这肯定是约雅敬;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被带到巴比伦的王。约雅斤则被忽略了。)最后,母亲(犹大)被比作葡萄树,尽管她曾经茂盛多产,她仍被连根拔起扔到旷野而枯死。换句话说,犹大再也不会产生领袖来拯救犹大。

13.公元前591年8月31日,耶和华向前来求问的长老说话20:1-44

a.耶和华借长老向他求问的这一个机会,借以色列人历史中的教训来启发他们。他不愿被他们求问,而是让以西结审问他们的行为。长老们代表以色列国,因而这一信息不仅仅是针对歌兰的以色列人,也适用于所有的以色列民。上帝历数以色列的历史,指明他们的罪恶,表明他对他们一直以来的恩典(20:1-4)。

b.首先是以色列在埃及的时候。他们在埃及悖逆他(在摩西要带他们出埃及时特别明显),不愿放弃他们的偶像。上帝本来要将他的忿怒倾倒在他们身上,但他却“因他的名的缘故”没有这样做,以免他的名在列国中被亵渎(20:5-9)。

c.第二个场景是在旷野中。上帝与他们立约(出20章)并以安息日作为证据。然而他们背叛他(出33章),上帝又一次想要毁灭他们,但他又一次因他的名的缘故(注意在出32章中摩西为以色列求情,他也是根据上帝不可侵犯的名)而没有这样做。然而他告诉他们,作为惩罚,他们将不能进入应许之地,而是死在旷野中(20:10-17)。

d.第三个场景是旷野中悖逆的百姓的后代。虽然他们的父辈死在旷野中,他们仍得以存活下来,但他们没有吸取上帝给他们的教训。他们也开始敬拜偶像。上帝又一次想要灭绝他们,但为了他的名在列国中不被亵渎,他收回了他的手。但他指明,他的律例中包含了对悖逆的人的咒诅(不美的律例,不能使人活着的恶规,20:15)(20:18-26)。

e第四个场景是在应许之地。他们曾经在迦南他们周围的居民的异教崇拜。他们举行祭拜的地方是巴麻,或高处。他们决意要仿效周围的人。鉴于这种情况,以色列应该向耶和华求问吗(像长老们所做的)?(20:27-31)

f.最后一个场景,也是有关末世时上帝复兴他的子民的场景。这段经文是表明了上帝为了他的子民而在将来所赐的无与伦比的恩典。犹太人以为他们可以像其他国民那样生活,但上帝不允许他们这样。他要治理他们。有两件事将会发生:上帝要召聚他的子民,清除其中的罪人。他们必要“从杖下经过”,受到所立的约的限制。而现在,上帝任凭他们侍奉偶像(20:39);但在将来他们要在以色列的山上聚集侍奉耶和华,耶和华也要接纳他们;他们将痛恨以往的生活。“知道他是耶和华,他为他名的缘故,不照着他们的恶行待他们”(2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