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 完全积累模式 4. 无互济性

--智利(养老保险)模式

1. 雇主不缴费而只由劳动者个人缴费 2. 由私人机构管理养老基金的运营

3. 个人账户上的强制性储蓄只能用于养老

--香港(养老保险)模式 1. 雇主、雇员分担缴费 2. 私人机构管理

国家保险模式

1. 社会保障事务完全由国家(或通过国营企业)包办 2. 个人保缴纳任何保险费

3. 在保障目标上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主 4. 在保障范围上几乎是全体国民

混合型保障模式

-福利保障与保险保障乃至储蓄保障并存 -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乃至完全积累并存 1. 这些社保模式的效果如何?

2. 它们存在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3. 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社保制度改革,包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之间,它

们的改革目标、困难和动力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革的趋势有什么差异性?

五、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改革的背景:

(1)经济增长率低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剧 (3)自然资源的不规则分配 (4)家庭结构的裂变 存在的问题:

(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国家财政负担严重

(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 改革目的:

(1)更适应社会需求

(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

(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

改革方法:开源;节流 改革的思考:

? 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在进行改革,那么,不同模式的改革重点有什么不同? ? 难点有什么差异?

? 改革的措施有什么区别?

经验:

尊重本国的国情

-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努力追求社会化

-社会保险一体化

教训:

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 -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可以概括的规律: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

-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特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目标 -采用经济援助手段,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 刚性发展规律 -需求不断增长

-制度化的保障机制

-保障范围和水平刚性发展 -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

可以概括的规律: 协调发展规律

-各具体项目之间 -各子系统之间

多样化发展规律: -项目体系多样化 -管理体制多样化 -实施方式多样化

-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

-社会保障支出渠道多元化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

? 从20世纪60年代起,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破绽。

? 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财源不足,造成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信心危机。

? 智利从1979年开始推行自由化改革,对积弊已深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新

制”。

? 1980年军政府公布的《养老保险法》将社会保障新制一锤定音。

? 新的智利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雇员个人缴费、个人账户积累、多个私人管

理公司共同管理基金的退休金制度。

? 这种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强制性储蓄,建立个人账户,将强制性储蓄的功能私人化,并结合

指数化年金市场,将储蓄积累转换为退休者的养老收入。

思考题:

1.私有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常见模式,把它放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否合适? 2.智利在原有体制上强制性的彻底改革,是如何解决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问题? 3.智利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条件

? 掌握影响社会保障产生于发展的各种理论或思想的主要观点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 二、福利经济学

三、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 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福利国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有何启示

?英国的“社会主义”目标就是“维持充分就业”、“扩大社会福利”和“实现收入均等化”,国家必须负担其保

障公民福利的职责。 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财源不足,造成了人们对旧制度的信心危机。 ?二战以后,公众态度和政治家都倾向于建立福利国家,而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亦给福利国家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当时的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为福利国家提供资源的劳动年龄人口较多,而消耗资源的老年人比重较小,使福利制度较容易实现资金平衡。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福利制度受到冲击,资金平衡难度很大,因此不得不实行“市场化”改革。

思考题:

1. 福利国家最近几年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什么启示?

2.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你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能否选择福利国家的道路?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解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制度框架和特色 ? 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能了解历史上的相关知识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按照年代划分 ? (粗分和细分) ? 按照城乡划分

? 按照社会保障项目划分 ? 按照关键事件划分 改革开放前:

国家—单位保障制

改革开放后:

国家—社会保障制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创建(1949—1956)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调整(1957—1968)

国家—单位保障制责任中心的转移(1969—1985)

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迈进(1986年以来)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框架与特色框架 国家保障板块

城镇单位保障板块 农村集体保障板块

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封闭运行、全面保障

二、转型时期的制度变革

----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基本确立 制度转型的时代背景:

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国家—单位保障制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国家—单位保障制自身亦存在着缺陷,并在实践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基本确立 制度转型的简要历程 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国家—单位保障制在延续,但国家—社会保障制开始生长。

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但此消彼长。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色日益明显地得到体现。

三、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共性:国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政府直接干预;国家和政府承担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责任 区别: 项目 主导方式 适应经济体制 形式 国家—单位中央政府政计划经济 单位化 保障制 策主导 国家—社会国家立法主市场经济 社会化 保障制 导

四、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不该忘却的大事 1951年颁布《劳动保险条例》 企业直接支付 劳动保险基金支付 负伤待遇 残废待遇 疾病待遇 1.因公负伤: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连续6个月以上者);救时的膳费与就医路费,全额发给工资 济费 2.非因公负伤: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病伤假期工资 1.因工负伤致残:抚恤费或补助费 2.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救济费 1.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 2.病伤假工资 丧葬费(仅限因公死亡) 1.本人负担贵重药费,住院膳费及就医路费确有困难;酌予补助 2.疾病救济费 1.抚恤费(因公死亡或因工全残后死亡) 2.丧葬补助费和救济费 死亡待遇 养老待遇 生育待遇 照发工资(已符合退休养老条件但仍被企业留1.退职养老补助费 用,1958年取消) 2.在职养老补助费(1958年取消) 1.产假工资 2.检查费和接生费 生育补助费 1.抚恤费或救济费 2.丧葬补助费 3.生育补助费 供养直系金1.免费诊疗,并负担一半手术费和普通药费 属待遇 2.丧葬费 1978年制定104号文

1. 1978年104号文是中组部和国家劳动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

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其亮点有:

2. ——分别规定了干部和工人的退休与退职条件。干部退休的条件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

岁,参加革命工作满10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年龄各放宽10岁。工人退休的条件式: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年满10年;从事特殊工种或岗位的,年龄各放宽5岁 3. ——规定了最低退休金标准。无论是干部工人,退休金低于35元的,均按35元计发

4. ——对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有特殊贡献的干部和工人,从优计发退休待遇,浮动标准为退休金的

5%至15%.

5. ——允许子女顶替,即工人退休后,其1名子女顶替到国营企业工作(该项政策于1986年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