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品德与生活课标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

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

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

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哪几点?

答:(1)观察记录。(2)描述性评语。(3)达成水平评价。(4)作品

评价。(5)学生自评与互评。

5.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6.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当做到什么? 答:(1)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

(2)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 (3)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 7.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评价需要注意什么? 答:(1)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

(2)评价要注重知行统一。

(3)评语既要简要.精练,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 (4)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评价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记录。(2)描述性评语。(3)达成水平评价。(4)作品

评价。(5)学生自评与互评。 9.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

答: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

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答: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

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