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072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072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2016江苏卷)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 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 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

【答案】B

【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6天津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B.绿光,[H]下降 D.绿光,C5上升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ATP和未被还原的C3均基本不变,故A、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一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2016全国卷III)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其依据是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参考答案】(1)相对湿度 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增加

(2)四 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 (3)不需要 不需要

【解析】(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所以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 (3)CO2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的,所以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

(2016全国卷1)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

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5)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 (6)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7)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曲线与甲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2016全国卷II)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水草 1 无 2 有 遮光* 3 有 100 4 有 80 5 有 60 6 有 40 7 有 20 蓝色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