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习题1-12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生理学习题1-12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填空题

1.神经纤维对所支配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两种,即 和 。

2.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是 、 、 和 。 3.突触后电位有两种,即 和 。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出现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产生 。 5.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有 、 、 、 和 。 6.根据中枢抑制产生的机制不同,一般分为 和 。 7.突触后抑制分为 和 两种类型。 8.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 和 两大类。 9.全身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 ;本体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位于 。 10.视觉投射区位于 ;听觉代表区位于 和 。 11.皮肤痛觉有两种类型即 和 。 12.牵张反射有 和 两种类型。

13.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 、和 、实现的。 14.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和 。 15.基底核损伤主要引起两种疾病,即 和 。 16.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征是 、 。

17.大脑皮层发出的运动信号下行通路主要有 和 。

18.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效应器为 、 、和 。 19.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 和 。

20.传出神经根据末梢释放的递质不同主要分为 和 。

21.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2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过程是 与 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结合过程称为 。 23.依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分为 、 、 、和 四种。 三.选择题

1.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动作电位的起点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A.突触后膜 B.树突始段 C.树突末梢 D.轴突始段 E.轴突末梢 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

A.对神经系统的支持作用 B.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C.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绝缘 D.对神经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E.以上都有 3.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错误的是

A.需保持生理完整性 B.具有绝缘性 C.传导速度接近光速 D.可以双向传导 E.能较长时间保持不衰减性传导兴奋的能力 4.关于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顺向轴浆运输的方向是从轴突末梢向胞体 B.逆向轴浆运输的方向是从胞体向轴突末梢 C.逆向轴浆运输可运送某些病毒和毒素 D.递质的囊泡和分泌颗粒是通过慢速轴浆运输运送的 E.胞体合成的蛋白质由微管和微丝是通过快速轴浆 5.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A.直径较细的传导速度较快 B.直径较粗的传导速度较慢 C.有髓纤维传导速度较快 D.C类纤维传导速度较A 类快 E.低温下传导速度较快 6.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

A.K内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Mg2内流 E.Ca2+内流 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哪种离子跨突触后膜内流有关

+一+

A.Na B.Caz+ C.K+ D.Cl E.Mg2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哪种离子跨突触后膜内流有关

A.Na+ B.Caz+ C.K+ D.Cl E.Mg2+ 9.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 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B.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 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是 一种化学门控通道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 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E.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降低突触 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10.中枢神经元之间具有反馈作用的联系方式是

A.幅散式 B.聚合式 c.直线式 D.链锁式 E.环式 11.下列关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特 征,错误的是

- 29 -

A.具有单向性 B.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C.可以总和

D.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 突触前神经元不同 E.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12.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双向性 B.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 突触前神经元不同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突触后电位不能总和 E.不易疲劳 13.关于突触后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通过中间神经元实现 B.该中间神经元属于抑制性神经元

C.该神经元被抑制时使突触后神经元被抑制 D.传人侧支性抑制属于突触后抑制 E.返回性抑制属于突触后抑制 14.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B.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 C.突触前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D.突触前递质耗竭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5.产生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一胞体型突触 E.树突一胞体型突触

16.影响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 刺激的性质 B.感受器的敏感度 C.神经纤维的直径 D.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E.反射弧中突触的个数

17.反射活动发生后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幅散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直线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环式联系 18.由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环式联系所产生的抑制称为

A.突触前抑制 B.交互抑制 c.传人侧支性抑制 D.返回性抑制 E.侧支抑制 9.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B.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 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是 一种化学门控通道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 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E.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降低突触 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10.中枢神经元之间具有反馈作用的联系方式是

A.幅散式 B.聚合式 C.直线式 D.链锁式 E.环式 11.下列关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特 征,错误的是

A.具有单向性 B.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C.可以总和

D.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不同 E.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12.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双向性 B.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不同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突触后电位不能总和 E.不易疲劳 13.关于突触后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通过中间神经元实现 B.该中间神经元属于抑制性神经元 C.该神经元被抑制时使突触后静章神经系统 神经元被抑制

D.传人侧支性抑制属于突触后 抑制 E.返回性抑制属于突触后抑制 14.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B.突触前膜发生超极化 C.突触前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D.突触前递质耗竭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5.产生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一胞体型突触 E.树突一胞体型突触

16.影响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的性质 B.感受器的敏感度 C.神经纤维的直径 D.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E.反射弧中突触的个数

17.反射活动发生后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幅散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直线式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环式联系 18.由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元构成的环式联系所产生的抑制称为

A.突触前抑制 B.交互抑制 C.传人侧支性抑制 D.返回性抑制 E.侧支抑制 19.躯体感觉传导的总换元站是

A.脑干网状结构 B.下丘 c.脑桥 D.延髓 E.丘脑

- 30 -

20.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觉醒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引起特定的感觉 D.调节内脏活动 E.协调躯体运动

21.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睡眠状态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活动 D.协调躯体运动 E.引起牵涉痛

22.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 B.经丘脑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c.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的作用 D.该系统受刺激时出现觉醒状态的脑电波 E.其功能不易受药物影响 23.下列哪项不符合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第一感觉区的投射规律

A.、头面部感觉投向对侧皮层 B.投射区的空间排列整体上是倒置的

c.头面部投射区内部的空间排列是正立的 D.感觉灵敏度高的体表感觉投射区相对较大 E.产生的感觉定位明确而且清晰 24.下列哪项不是内脏痛的特点

A.疼痛发起缓慢 B.定位不准确 c.定性不清楚 D.缺血和炎症刺激易引起内脏痛 E.牵拉刺激不易引起内脏痛 25.引起肌梭感受器兴奋的是

A.梭外肌收缩 R.梭外肌舒张 c.梭外肌受牵拉 D.梭内肌舒张 E.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26.肌梭是一种

A.张力感受器 B.压力感受器 c.长度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E.化学感受器 27.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外肌舒张 c.梭内肌收缩 D.梭内肌舒张,E.肌梭传人冲动增加 28.腱器官是一种

A.张力感受器 B.压力感受器 C.长度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E.化学感受器 29.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未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中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甘氨酸 E.乙酰胆碱 30.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可使

A.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B.梭内肌舒张 C.梭外肌舒张 D.肌梭传人冲动减少 E.牵张反射增强

31.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可 使动物发生

A.脊休克 B.共济失调 C.去大脑僵直 D.昏睡 E.静止性震颤 32.帕金森病症状的产生主要由于

A.纹状体病变 B.黑质病变 C.红核病变 D.小脑病变 E.脑干网状结构病变 33.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发动肌肉运动 B.维持身体平衡 C.协调随意运动。 D.调节肌紧张 E.参与运动程序的编制 34.舞蹈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纹状体 B.黑质 C.红核 D.小脑 E.脑千网状结构 35.下列关于大脑皮层运动区控制躯 体运动的特点,错误的是 A.皮层运动区的不同部位管理 不同部位的肌肉收缩 B.一侧皮层运动区控制对侧肢 体的运动 C.对头面部运动的支配都是双 侧性的

D.皮层运动区管理不同部位肌 肉收缩的区域大小与运动精 细程度有关 E.皮层运动区的空间安排整体 上呈倒立的人体投影分布 36.关于皮质脊髓侧束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其纤维与脊髓前角外侧部运 动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B.主要控制躯干的肌肉运动 C.主要控制肢体近端肌肉的运动 D.主要起维持躯体姿势的作用 E.主要起调节肌紧张的作用 37.下列神经纤维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脊髓前角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 38.下列神经纤维中属于胆碱能纤维 的是

A.支配胃肠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B.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起缩血管作用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9.引起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兴奋的受体类型是

- 31 -

A.M B.N1 C.N2 D.α E.β 40.自主神经胆碱能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是

A.M B.N1 C.N2 D.α E.β 4l.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引起的下列哪种症状无效

A.瞳孔缩小 B.心率减慢 C.肠痉挛 D.大汗 E.肌束颤动 42.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不出现

A.肠蠕动抑制 B.瞳孔开大肌收缩 C.骨骼肌血管舒张 D.胰岛素分泌增多 E.肾素分泌增多 43.破坏下列哪一结构会使动物进食 量增加而肥胖

A.丘脑腹后核 B下丘脑腹内侧核 C.丘脑腹外侧核 D.下丘脑外侧区 E.下丘脑视前区 44.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最适当的 是

A.是调节血管活动的较高级中 枢 B.是副交感神经的较高级中枢 C.是交感神经的较高级中枢 D.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E.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 共同中枢 45.条件反射的分化是由于

A.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 B.非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 C.近似刺激得不到强化 D.非条件刺激得到过多强化 E.近似刺激得到过多强化 46.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

A.条件刺激与近似刺激的多次结合 B.非条件刺激与近似刺激的多次结合 C.无关刺激与近似刺激的多次结合 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E.无关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47.优势半球是指大脑哪项功能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感觉功能 B.运动调节功能 C.内脏活动调节功能 D.记忆功能 E.语言功能 4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能建立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可以分化 C.有第一信号系统 D.有第二信号系统 E.有学习记忆能力

49.人类脑电波中的“波通常出现在下列哪种状态

A.清醒、安静、闭日 B.紧张活动 C.疲倦 D.睡眠 E.睁眼、清醒 50.下列哪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征

A.唤醒阈升高 B.各种感觉功能减退 C.脑电波呈去同步化波 D.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E.出现眼球快速运动 四、问答题

1.试述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

2.试说明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区别。

3.全身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第一感觉区的投射有哪些规律? 4.何谓牵涉痛?试说明其产生机制。 5.试说明帕金森病症状的产生机制。 6.简述下丘脑的主要功能。

7.试说明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控制的特征。

【参考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结构。 2.指突触后膜发生的去极化电位变化。 ~

3.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起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4.指反射活动中兴奋通过中枢扩布所需时间较长的现象。

5.指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

6.指经典的特殊感觉传导道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细胞的投射系统。

7.指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8.指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9.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反射性收缩,此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0.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1.指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抗重力肌)过度紧张的现象。

12.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二、填空题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