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习题1-12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生理学习题1-12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FSH促进睾丸的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 B.LH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 C.FSH对生精有始动作用 D.抑制素对FSH有负反馈作用 E.睾酮对腺垂体FSH的分泌起负反馈作用 5.关于精子与受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每次射精的精子数少于2000万,即不易使卵子受精

B.在男子体内,精子已发育成熟,但没有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c.在女性生殖道内,精子获能 D.孕激素使宫颈液变得稀薄,精子容易通过宫颈 E.精子和卵子一般是在输卵管内结合 6.睾酮的化学本质是

A.类固醇激素 B.含氮类激素 C.肽类激素 D.蛋白质激素 E.胺类激素 7.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

A.雌二醇 B.雌三醇 C.孕酮 D.雌酮 E.己烯雌酚 8.血中哪一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

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B .孕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人绒毛膜生长素 E.雌激素 9.健康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中,两侧卵巢能发育成熟的卵泡通常为

A.一个 B.两个 C.十几个 D.二十几个 E.三十几个 10.排卵一般发生在

A.月经来潮之前 B.增殖期的第3日 C.分泌期的第14日 D.月经周期的第28天 E.月经周期的第14天 11.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

A.LH B.FSH C.GnRH D.人绒毛膜生长素 E.孕激素和雌激素 12.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产生分泌期变化的主要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孕激素 D.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 E.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

13.排卵前黄体生成素出现高峰的原因是

A.FSH的作用 B.少量LH本身的短反馈作用 C.血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D.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E.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14.临床上可用哪种简便的方法来监测排卵

A.测定孕激素的高峰 B.测定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高峰 C.测定雌激素的高峰 D.测定基础体温 E.测定FSH的高峰 15.月经血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是

A.雌激素可阻止血凝 B.孕激素可阻止血凝 C.子宫内有大量的肝素 D.子宫内有丰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 E.子宫内膜分泌大量的抗凝血酶抑制血凝 16.关于月经出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与FSH和LH的分泌减少有关 B.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 C.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脱落

D.因为子宫内膜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故月经血不凝固 E.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 17.月经的发生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血液中雌二醇水平升高,孕酮水平下降 B.血液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 C.血液中孕酮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 D.FSH和LH水平升高 E.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

18.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使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增强 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 c.促进肾小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 D.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腺体分泌 E.刺激乳腺导管的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 19.关于孕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 B.使子宫平滑肌活动减弱 C.降低母体免疫排斥能力 D.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E.促进能量代谢 20.妊娠期内不排卵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催乳素 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四、问答题

1.试述月经周期中腺垂体、卵巢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变化。

2.一个月经周期中血液内雌激素出现几次高峰,是如何形成的?

- 37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睾丸间质毛细血管和曲细精管之间的屏障,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难以进入曲细精管。

2.每次月经周期中成熟卵泡逐渐靠近卵巢表面并破裂,内含的成熟卵细胞与其周围的放射冠等一起被排入腹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3.每个月经周期中卵巢都有一个成熟卵子排出,排出的卵子受精后,在胎盘激素的作用下,黄体继续长大成为妊娠黄体。

4.在下丘脑一腺垂体-卵巢轴的调控下,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在整个生育期内(除妊娠和哺乳期外),子宫内膜呈规律性的月周期变化,称为月经周期。

5.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调控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阴道流出的现象。 二、填空题

1.间质、睾酮、支持、抑制素 2.生成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3.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 4.雌激素、孕激素 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人绒毛膜生长素 三、单项选择题 1.B 2.D 3. E 4.E 5.D 6.A 7.A 8.C 9.A 10.E 11.E 12.D 13.C 14.D 15.D 16.E 17.B 18.D 19.A 20.C 四、问答题

1.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受卵巢分泌的激素控制,而卵巢的变化又受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控制;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又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可见,月经周期的变化与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密切相关。

(1)月经期和增殖期: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从阴道流出。此时血中的雌二醇和孕酮均处于低水平,它们对腺垂体分泌FSH和LH的反馈性抑制减弱。在下丘脑分泌GnRH作用下,FSH和LH分泌逐渐增多,促使卵泡发育。卵泡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多,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的上皮及腺体增殖,使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到排卵前1天左右,雌激素分泌达到顶峰。高浓度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作用,促使下丘脑分泌GnRH和腺垂体分泌LH和F'SH增多,从而形成LH高峰。LH在孕酮配合下促使卵泡破裂排卵。

(2)黄体期:卵泡排卵后,生成的黄体分泌大量孕酮和雌激素,它们促进子宫内膜的腺体及血管生长,腺体分泌粘液,使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此期,高浓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起负反馈作用,使FSH和LH分泌减少,黄体发生退化,于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迅速下降,至分泌期末达最低水平,子宫内膜得不到这两种激素的支持,又发生脱落、出血,进人下一个月经期。由于雌激素和孕酮减少,对腺垂体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解除,FSH和I|H分泌又增多,后者又刺激卵泡发育,于是下一个月经周期又开始。 2.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分泌呈现规律性变化。在增殖期,在FSH和LH的共同作用下,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又通过局部正反馈作用,浓度不断升高,在排卵前形成一个高峰,在排卵后即下降。但在排卵后4—5天时,由于黄体发育,黄体细胞不仅分泌大量孕酮,也分泌大量雌激素,形成雌激素的第二个高峰。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