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区际联系专题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区际联系专题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环保压力加大 C.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 A

B.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D.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陶瓷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对大气、水产生不利影响,当地环保压力加大,A项正确;陶瓷工业的发展带动包装、物流、模具等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但不能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B项错误;内黄县地处平原地区,水土流失较弱,C项错误;内黄县承接陶瓷产业转移,加快当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利于调整产业结构,D项错误。

11.为实现内黄县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压缩陶瓷产能 C.缩短产业链 答案 D

解析 压缩陶瓷产能、缩短产业链均不利于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C两项错误;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对于高耗能的陶瓷产业来说,不足以支撑其发展,B项错误;针对陶瓷工业具有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特点,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以现代陶瓷工业为主体,发展绿色、生态陶瓷工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唐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北极圈内最大跨径悬索桥是位于挪威北方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市的哈罗格兰德大桥(下图),该桥全长1 533 m,跨越350 m水深的峡湾、主跨为1 145 m。大桥主要由中国某公司承建,其设备及结构件严格按照欧洲标准与挪威标准设计建造,全桥钢结构重量超过1.5万吨,其中1.1万吨的钢结构构件是由中国四个厂家生产,分装130个集装箱,顺利及时运达指定地点并进行了安装,2018年12月9日正式建成通车。

B.发展生物能源产业 D.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1)简述哈罗格兰德大桥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2)分析该大桥设计成跨径悬索桥而没有设计成桥墩支撑的梁式桥的主要原因。(10分)

(3)确定该大桥设备及结构件由中国运往挪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4)概述该大桥的修建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 (1)位于北极圈内,冬季气候极寒(天气寒冷);多大风天气;极夜期较长。

(2)峡湾海水深度大,建设桥墩难度大(成本高);悬索桥跨度大、距海面高,利于船舶通行;桥梁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提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凸显悬索桥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3)海运(集装箱海运)。两国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集装箱海运便于装卸)。

(4)缩短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完善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加强区域沟通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题,大桥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冬季极夜期较长,又位于极地东风带,多大风,这些都加剧了天气的寒冷程度。第(2)题,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对于“挪威北方港口城市”来说,来往船只众多,这种设计使

得大桥跨度大、距海面高,利于船舶通行。“水深350 m”说明大桥下方水很深,建设桥墩难度大,成本高,对大桥的安全保障度也比较低。“该桥全长1 533 m”“ 主跨为1 145 m”,“其中1.1万吨的钢结构构件是由中国四个厂家生产,分装130个集装箱,顺利及时运达指定地点并进行了安装”说明中国的桥梁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其设备及结构件严格按照欧洲标准与挪威标准设计建造”建筑材料质量提升,使得哈罗格兰德大桥有足够的技术保障和质量保障。第(3)题,“由中国运往挪威”,路途遥远,“1.1万吨的钢结构构件是由中国四个厂家生产,分装130个集装箱”,产品重量大,对于这种大宗长距离运输的产品,最适合的运输方式为海运。原因是中国和挪威两国均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廉,适合运输大宗货物(集装箱海运便于装卸)。第(4)题,该大桥的修建有利于缩短大桥两侧地区的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大桥的修建,更加完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网络,使交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3.(2019·山东日照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埃塞俄比亚面积为110.36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1.05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咖啡、牛羊皮革等,很多国家对该国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

“东方工业园”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是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埃塞俄比亚政府“持续性发展及脱贫计划”的一部分。2012年,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中国某鞋业制造商在“东方工业园”开办了工厂,日产鞋子6 000双,主要出口欧美地区。图一为埃塞俄比亚位置示意及该国等高线地形图,图二为亚的斯亚贝巴气候资料图。

(1)分析埃塞俄比亚畜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东方工业园”吸引我国鞋业投资的优势条件。(10分)

(3)说明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8分)

答案 (1)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大,地处高原,草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气候温凉,适宜牲畜生长。

(2)皮革产量大,制鞋原料丰富;劳动力数量多、价格较低;距离欧美较近,产品运输距离较短;进入欧美市场享受免税的关税待遇,价格竞争力强;土地价格低。

(3)有利: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

不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

解析 第(1)题,畜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土地面积、气候、草场、水源等方面考虑。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大,为110.36万平方千米。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草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宜牲畜生长。第(2)题,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咖啡、牛羊皮革等。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方工业园”皮革产量大,制鞋原料丰富。人口数量为1.05亿,劳动力数量多,且价格较低。距离欧美较近,产品运输距离较短。很多国家对该国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进入欧美市场享受免税的关税待遇,价格竞争力强。发展中国家,土地价格低,利于降低成本。第(3)题,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有环境污染企业迁出,利于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不利影响是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