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试题集(详细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医学微生物学试题集(详细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如何? 3. 铜绿假单胞菌的固有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如何? 4. 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机制如何? 5.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如何?

6.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如何? 7.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1.C 2.D 3.E 4.A 5.D 6.A 7.B 8.A

X型题: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二、名词解释

1.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 度(MIC)表示。临床上通常以该药物的治疗浓度,即该药常用量在血清中的浓度与该药对细 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的相对关系而定。如果此种药物的治疗浓度大于最小抑菌浓度为敏感,反 之则为耐药。

2. 多重耐药性是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

3. 固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故也称为天然耐药性。

4. 获得耐药性是指细菌DNA改变而获得了耐药性。由于是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因此获得的耐药性可稳定地传给后代。

5.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 均可有耐药质粒。它们在菌细胞之间可以通过接合和转导等方式进行传递。环境中抗生素形 成的选择性压力有利于耐药质粒的播散和耐药菌株的存活。R质粒常见于肠道菌,推测其演 变过程可能是耐药传递因子(RTF)与耐药性基因或非接合性耐药质粒结合形成多重耐药的接 合性质粒。

6. 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是指转座子(Tn)常带有耐药基因,Tn转移位置插入某一基因时,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7. 钝化酶是指耐药菌株通过合成某种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重要的 钝化酶有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

动物微生物学试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病毒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原体是介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型细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5.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四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气传染有_________传染和________传染两种。 7.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外周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只具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11.根据细菌基本形态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2.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3.鼻疽杆菌为革兰氏__________性菌,结核杆菌为革兰氏____________性菌。 14.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科、_____________属。

15.鲜蛋的变质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__性腐败变质和____________性腐败变质。 二.选择题:将每小题唯一一个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无菌法是指杜绝()进入操作目的物的方法。

A 、病原微生物B、非病原微生物C、所有微生物D、芽孢体 2.牛奶等应用巴氏消毒法消毒,可采用()维持30分钟。 A、50℃B、100℃C、62~65℃D、160℃

3.大肠杆菌指数指在()水样中检出的大肠杆菌个数。 A、1升B、1毫升C、500克D、100克 4.下列细菌哪是革兰氏阳性菌()。

A、巴氏杆菌B、布氏杆菌C、沙门氏菌D、猪丹毒杆菌 5.在无生命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的微生物是()。 A、NDV B、IBDV C、MDV D、大肠杆菌 6.下列病毒中弹状病毒科的病毒是()

A、NDV B、鸡痘病毒C、狂犬病病毒D、马传贫病毒 7.下列病毒中为RNA病毒者是()。

A、小鹅瘟病毒B、禽白血病病毒C、减蛋综合症病毒D、犬细小病毒 8.正常情况下,在()中含微生物最多? A、口腔B、肝C、脾D、脑 9.T细胞来源于()。

A、红细胞B、白细胞C、骨髓多能干细胞D、脾细胞

10.在免疫机体中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免疫球蛋白为()。 A、IgG B、IgM C、IgA D、IgE

11.不同品种的鸡抗病能力不同,种免疫是()。 A、种免疫B、品种免疫C、个体免疫D、天然被动免疫 12.注射()而使机体产生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A、疫苗B、菌苗C、类毒素D、高免血清 13.破伤风梭菌属于()。

A、需氧菌B、厌氧菌C、微嗜氧菌D、兼性厌氧菌 14.常造成饲料发霉变质的微生物是()。 A、大肠杆菌B、沙门氏菌C、霉形体D、霉菌

15.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生物特性区别,在于能否分解()。 A、葡萄糖B、麦芽糖C、乳糖D、甘露醇 16.制造酸乳常用()。

A、霉菌B、酵母菌C、细菌D、乳酸菌

17.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变态反应。 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

18.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现两极浓染的球杆菌是()。 A、鼻疽杆菌B、炭疽杆菌C、绿脓杆菌D、巴氏杆菌

19.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是破坏菌体的(),使其代谢障碍而发生变异,甚至死亡。 A、细胞壁B、RNA C、DNA D、细胞质